
在團年飯上,小朋友們組成的中華武魂進行了表演。
1月12日中午,在廣州遠洋賓館一頓特殊的團年飯開席。300多個重癥、貧困、單親特困家庭成員以及流浪人員等應邀喜赴“家宴”,開心品佳肴,熱鬧迎新春。據了解,該活動由廣東公益恤孤助學會、廣東地貧志愿者服務總隊等諸多公益機構聯合舉辦,過去7年,已為上千個在穗治療的重癥貧困家庭、城市困難群體開席設宴。
2020年的春節,來得格外早。總有一些人,他們因孩子重病,不得不留在醫院而無法返家;他們因為各種原因流浪在城市角落,回家已是奢望……然而,廣州是一座慈善之城,被過節氣氛包圍的人群,怎能少得了困難群眾呢?共享幸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這邊是發起“愛心團年飯”公益活動的初衷。
據悉,2013年春節前夕,愛心媒體聯合公益組織首發“愛心團年飯”,讓他們在困境之中,感受到廣州的溫暖。至今,“愛心團年飯”已連續開席七年。
愛心團年飯是一場特殊的家宴,重癥病童家庭、特困家庭、流浪人員、孤寡特困老人等相聚在一起,大家都是在患難中相知相識的親人。大家一起品佳肴看節目,熱熱鬧鬧吃頓飯,在大團圓的氛圍中,共享迎新春的喜悅。
此外,活動中還上演了一場場精彩演出,更增加了年味。今年愛心團年飯現場的所有精彩表演均由愛心機構或社會組織無償獻藝——來自民間藝術團的魔術表演、由小朋友們組成的中華武魂展示、夢響匯公益的勵志歌舞……一歌一曲,一舞一動,都在傳遞陽光與向上的力量。
“今年是第四次參加‘愛心團年飯’了,這個活動很溫暖!”常年在磚廠工作,40歲的李建英身材消瘦,臉色泛黑。距離上次參加團年飯,已經過去了兩年。
如今,她的大兒子10歲,二兒子8歲,小女兒7歲,原本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她的家庭境遇卻充滿坎坷:三個孩子中有兩個患有地中海貧血。從大兒子出生起,李建英夫妻倆就在為孩子們治病而奔波。丈夫的老家是羅定,她的老家是清遠,但兩人卻選擇在從化鰲頭鎮一家磚廠工作,只為在賺錢之余方便為孩子們看病。為了省錢,一家五口人一度住在20多平方米的臨時工棚中。
“剛開始發現大兒子生病時,我們夫妻倆的月收入只有1500元,其中至少要留800元給孩子看病;現在兩個人滿打滿算地干活,最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七八千元,但還抵不過孩子們的醫藥費。”最近幾年,他們的故事見諸報端,因為有好心人的幫助,而勉力支撐。好消息是,如今兩個孩子都找到了配體,已經做了手術并恢復良好。如今,李建英已經帶著孩子們回到清遠老家,對于未來,她充滿希望。而這次出現在活動現場,她特意送來了錦旗,“我本來去年就要送錦旗的,有事沒來,今年我想補上。”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