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

鐘南山在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全體大會上作專題演講

  • 聽全文
  • 2021-11-12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補種第3針 抗體增加快

  11月11日晚,“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全體大會上作專題演講時,再次詮釋中國疫情防控的“生命至上”原則,并解釋了疫情防控之路該怎么走。他認為,全球市長都應考慮如何平衡經濟和防疫,他強調精準防控不能層層加碼,這樣會影響經濟。

  會上,他還發布了有關新冠Delta病毒的兩個最新數據:目前中國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口比例達到75.8%,廣州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口比例是92.7%;第二條數據是第3針加強免疫持久性的研究數據——打第3針以后人的抗體增加很快,但半年以后也會下降,即便如此,半年后的抗體量還是比接種2針疫苗獲得的抗體高,證明了第3針的效果。

  鐘南山在發言中從去年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向公眾宣布Covid-19病毒“人傳人”及有醫護人員感染說起,他說,從那時起,問題就擺在中國面前,路應該怎么走?一方面是壓制,另一方面是緩解。

  鐘南山說,目前全球各國主要有四種防疫方法,包括強烈控制、壓制、遏制和不采取任何措施。中國主要采取強烈控制的方法。現在總結看來,強烈控制和壓制是有效的,必須要這么做。

  “18年前,廣州有一段痛苦的經驗——sars,疫情對社會有嚴重影響,原本擁擠的街道空無一人,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教訓。”他認為,對待疫情,恐怕緩解是不夠的。那怎么辦呢?中國的領導人有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生命至上。在這個情況下,要對這個疾病進行強烈的壓制。“在中國,生命至上是第一條,所以我們要走這條路。”

  鐘南山說,從經驗來看,中國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數在2020年3月達到高峰后,到現在經過20個月,只增加了約4萬感染者,為國家重啟經濟贏得了時間。

  目前,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自10月17日西安報告2例陽性病例以來,本輪國內疫情已導致一千多人感染。根據國家衛健委6日公布的信息,病毒基因測序和流調溯源結果顯示,本輪疫情由多個不關聯的境外輸入源頭引起。

  從全球來看,世界衛生組織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達250715502例,死亡達5062106例。

  在疫情防控上,鐘南山兩次提到不能加碼。他說,政府要考慮的是如何平衡全民健康與經濟發展。一方面要做到精準防控,另一方面要重啟經濟。

  “精準防控非常重要,但不能層層加碼,這會影響經濟發展。”鐘南山認為,此輪本土疫情也在進行精準的追蹤防控,還是有辦法把疫情控制在有限的范圍之內。

  在說到什么時候才能開放、走向正常時,鐘南山認為,如何更快恢復常態化,需要幾個前提,首先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死率和復制指數都要降下來,同時還需要實施三個措施,一是全民接種疫苗;二是社區防控常態化,“但不能加碼”;三是要研究有效約物。

  第三針效果

  打第3針半年后抗體比打2針高

  “不管是全病毒滅活疫苗還是mRNA疫苗,一療程后半年體液功能均明顯下降,各國正在探討如何加強免疫。”鐘南山表示,全球的疫苗都存在這種問題,所以要補種第3針疫苗。

  鐘南山公布了剛剛接到的第3針加強免疫持久性的研究數據。他表示,接種第3針疫苗后人的抗體增加很快,但半年以后也會下降。研究數據有老人和小孩,兩組數據都顯示,接種第三針半年以后抗體和接種2次疫苗獲得的抗體最高點差不多,證明了接種第3針的效果。

  “一隅不安,舉世皆危”。演講最后,鐘南山強調疫情防控一定不能松懈。

  廣州經驗

  更新“密接”概念 建立“黃碼”制度

  當前Delta變異毒株在全球流行,“它的結構上有多個突變位點,造成它很容易傳播。”廣州是中國第一個出現Delta變異株社區感染的城市。此輪疫情從5月21日發生到6月18日結束,共有159人感染。

  鐘南山分析了此次疫情的四個特點:第一是傳播很快,傳播鏈清晰。第二是潛伏期很短,比普通的新冠病毒潛伏期短,10天之內能傳播5代。第三是人體里病毒核酸載量非常高,核酸轉陰時間長。第四是老年人危重癥比例更高。

  他還比較了Delta變異株與普通株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力。他展示的統計圖表顯示,新冠普通株的致死率是0.1%,平均傳染系數較普通感冒稍弱。而Delta變異株死亡率雖然和普通株差不多,但平均傳染系數介乎水痘和天花之間,傳播能力很強。

  鐘南山向全球與會市長分享,廣州在應對Delta變異毒株時采取了三個重要措施。

  首先是更新了“密接”的概念。過去的密接概念是“發病前兩天的家人、同辦公室、1米之內同吃飯、開會”。針對Delta變異毒株,密接概念修改為“在同一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筑,在發病前四天”,并分級制定了封閉、封控等模式。“根據過去的概念,密接人數是378,按新概念密接人數增加到5900多。”

  第二個措施是建立“黃碼”制度。通過大數據查出曾到過高危區的人群,賦予“黃碼”標志并要求“黃碼”人員在24小時內盡快完成核酸檢測,增加“黃碼”人員核酸檢測頻率。

  第三個是大規模的快速篩查。廣州搭建了“獵鷹號”氣膜實驗室,這讓廣州在局部地區實現了快速的全員篩查。

  一系列措施下,廣州Delta變異株實時傳播指數一天天地降下來。“模型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廣州不進行控制,到6月20日將會有730多人受感染,但經過控制,我們的實際感染人數是159人。”

  鐘南山表示,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出現疫情時,也采用了廣州的“黃碼”制度,在24天內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10月以來,我國多個省份發生輸入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我們對此輪本土疫情進行精準的追蹤防控,還是有辦法把疫情控制在有限的范圍之內。”他表示有信心。

  鐘南山強調,全民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是恢復常態化的前提,但群體免疫不能通過自然感染獲得,因為這需70%-80%人口被感染,這樣“不科學、不人道”。

  多高的接種率方能達到群體免疫?鐘南山表示,疫苗的有效率是70%到80%,所以要產生群體效果,必須人口80%以上接種疫苗。

  他公布了11月9日數據,中國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口比例達到75.8%,有10.73億人,完成加強接種的有4000多萬人;同樣是9日數據,廣州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口比例是92.7%,完成第3針接種的有80多萬人。“我們還要繼續加強接種,這是很重要的保證”。

  鐘南山表示,中國的疫苗是有效的,今年5月廣州出現Delta變異株時,接種過疫苗的患者無一例重癥。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