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 廣州行動 > 部門響應
廣州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改造永慶坊
  • 聽全文
  • 2019-08-05 10:14:01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永慶坊二期改造力求打造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標桿

推出更加豐富業態

恩寧路永慶坊活化提升項目(二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恩寧路永慶坊活化提升項目(二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連月來,不少街坊發現,恩寧路沿街的騎樓被蓋上了綠色施工圍擋,有些建筑完成修復,露出鮮亮的面容,立面的滿洲窗、樓額、立柱、山花等嶺南特色元素被保留。永慶坊活化提升項目(二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中,位于多寶涌旁邊的示范片、騎樓片、粵博片及濱河片將于今年9月30日前基本完工,率先開放。

這里保存著廣州最為完整的騎樓建筑群,集聚著粵劇曲藝、武術醫藥、西關打銅、廣彩、廣繡等傳統文化和民間工藝,承載著廣州人記憶深處的“鄉愁”。城市更新改造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關。如何增強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留住城市記憶、讓老城煥發新生?永慶坊二期改造的當下與未來,都在回答這一連串的問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宏偉表示,永慶坊二期項目是廣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努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一個典型項目,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廣州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堅持為民服務解難題,圍繞“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下足“繡花”功夫。

未來:如何體現“最廣州”?

業態上“廣味”更濃呈現方式更活

記者此前了解到,永慶坊活化提升項目(二期)(下稱永慶坊二期)是恩寧路舊城改造項目的重要部分,將以“恩寧路最廣州”為總體定位,通過實施騎樓修繕利用、河涌整治、服務設施提升、公共環境改善、交通組織優化和產業升級等工程,傳承西關歷史文脈,探索保護與發展相融合的新路徑,提升歷史文化街區活化水平。不少市民游客曾表示,永慶坊一期已成為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嶺南文化窗口。以“恩寧路最廣州”為總體定位的二期改造項目如何體現“最廣州”,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永慶坊由廣州萬科企業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萬科)負責修復改造該項目范圍內國有房屋(包括可復建物業),改造范圍包括方案設計、房屋修繕、房屋復建、立面整飾、配建公共廣場以及市政配套設施、停車場等,所需資金由廣州萬科負責籌措。荔灣住房和建設局副局長黃慶侃介紹,該項目被列為國家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總投資約10.7億元,用地總面積9.0萬平方米,改造總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其中修繕約3.6萬平方米,復建約3.6萬平方米,分示范片、騎樓片、粵博片、濱河片、北岸片、多寶片、核心片以及金聲片共8個片區進行建設改造,整體計劃于2021年底前完成。

對于業態提升的問題,廣州萬科副總經理喻敏鋒解釋,一期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空間格局較小,且不能有明火,在業態引進上具有局限性,而二期的空間體量是一期的十倍,空間運用會更靈活,消防條件也更全面,業態將會更加豐富。荔灣區舊城改造項目中心負責人則透露,將通過編制永慶坊二期業態布局規劃,引入“三雕一彩一繡”及粵劇粵曲等非遺文化工藝品、廣州老字號及時尚輕餐飲文化、嶺南特色風情民宿等新興業態。

喻敏鋒告訴記者,二期將以“五高”的高標準打造,“高定位——打造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標桿、廣州嶺南文化交流窗口;高配置——資金投入不設限;高品質——硬件、軟件品質大幅提升,對標先進經濟體,打造關鍵節點;高互動——業態老少皆宜、雅俗共賞;高口碑——改造出安逸舒適的人居環境、注重文化和歷史的保護,讓居民、專家、市民、游客滿意。”

根據初步的業態策劃和實施方案,項目范圍為東至寶華路,北至多寶路,西、南至恩寧路。從永慶坊以東、恩寧路騎樓街以北依次為:河涌以南的元和街、階磚巷、恩寧新橫街、恩寧新街為名家文創區;再往東,沿河涌兩岸的鐘巷、安土街、多寶坊為餐飲酒吧區;十二甫西、匯源橋腳為時尚購物區;時尚購物區以北的吉祥坊為精品民宿區;改造范圍最東側的原金聲電影院位置為文化展影區。在二期初步實施方案中,將開放粵劇博物館停車庫164個車位,在原金聲電影院后側建地下停車庫,有283個停車位,在恩寧路騎樓街設置路邊100個停車位和6個旅游大巴停車位。

當下:施工如何減少擾民?

暢通溝通渠道確保“事事有回應”

永慶坊二期項目整體計劃于2021年底前完成,離改造完成還有兩年半的時間。記者了解到,二期范圍內共有231戶居民,目前一大半接受了臨時安置,居住在改造區域的還有近60戶居民。“因施工部位緊鄰居民區,且街巷狹窄,工作面較難鋪開,改造的施工過程無可避免地對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荔灣區舊城改造項目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擾民,荔灣區住建局派員駐現場對改造全過程進行監督,一是督促建設單位嚴格落實文明施工措施,盡可能減少施工帶來的噪聲、占道、揚塵等問題;二是加強與居民的溝通,由區住建局牽頭協調處理居民反饋的意見與訴求,對居民反映的問題的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確保“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應”。

去年9月,在黨建引領下,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共同締造委員會成立(下稱恩寧路締造委員會),25名委員中,居民占比過半,還吸納了專家顧問、商戶代表、媒體代表等,這是廣州首個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領域的公眾參與議事平臺,通過匯集民意、采納民智,促進居民和政府平等商議,共同參與城市更新。在恩寧路締造委員會組建的微信交流群里,每天都在進行這樣的對話——“安土街施工把街燈線路搞斷了,黑蒙蒙的,地上都是木方、鐵桿,麻煩派人速速處理。”“線路處理好了,以后我們每天下午下班前檢查路燈是否正常,保證晚上大家路過安全。”“十一甫新街封路,大地舊街又有大型施工車輛堵路,無路可走。”“短暫施工,現在可以通行了。”“大地新街29號的房屋大門被拆除多日,門口大敞。”“已解決。”在這個微信群里,居民發現問題,可直接提醒群內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施工方負責人,意見直達,24小時暢通。荔灣區舊城改造項目中心負責人介紹,結合荔灣區開展的“你呼我應,三級聯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模式,建立聯動機制,及時協調辦理改造區域所在街道的“呼聲”事項,對“呼應”處理情況進行督辦,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情況進行問責處理。

布局:老舊小區改造大圖景怎樣?

力爭2021年底前完成779個老舊小區微改造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宏偉表示,廣州老舊小區改造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補短板、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舉措,永慶坊二期項目是廣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努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一個典型項目。

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685個,其中已完工145個,正在實施208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332個。在實施模式上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對以居住功能為主的老舊小區(占85%以上),以財政投資為主,優先保障民生,以改造水、電、氣、路、化糞池等“保基本”項目為主,注重與城市環境品質建設項目相融合,重點解決“臟、亂、差”問題。二是對以融合商旅文住等多功能的復合型老舊小區(占比不到15%),主要集中在歷史文化街區或具備產業開發條件的改造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對民生設施和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和提升,同時導入產業,活化利用,并參與后續運營管養,實現“文化活力和經濟活力”。

下一步,廣州市將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在冊779個老舊小區、685個項目,力爭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同時,以“亮點打造”促進老舊小區連片改造。為解決散點分布,效果不明顯的問題,采用“從小區到片區,從整治到活化,從管理到治理”的思路進行連片改造,形成重點項目清單。今年重點聚焦海珠廣場、恩寧路、起義路、沙面、白云山等片區,選取海珠廣場(舊中軸線)和恩寧路沿線共7個片區(這7個片區為泮塘、恩寧路、沙面、海珠廣場、起義路、傳統中軸線、東山)連線連片打造,全力推進10個重點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基層聲音

搬走好久的老街坊們回來啦

劉朝霞多寶路街坊

我是永慶坊土生土長的老街坊,在這里讀書、工作了30多年。印象中,以前的永慶坊是一個危房集中、破破舊舊的片區,好多街坊都選擇接受征拆、陸續搬走。如今,保護老騎樓、老民居的理念深入人心,周邊片區也因此受惠。我們家在多寶路的內街有一間2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前水浸嚴重,現在政府幫助我們鋪了磚、加高了地面,解決了水浸問題,有時候我也會回去。不只是我,好多老街坊也會經常回來看看,我們又有機會聚在一起喝喝茶了。

以商業力量投射嶺南文化

梁毅明多寶街街坊

2000年左右,我搬到了黃沙后道,在周邊住了近20年。恩寧路是我每天去腸粉店吃早餐的必經之路,這么多年來見證了它的變化。以前,街坊都用“爛”來形容這一帶。周圍都是一些破舊的民居,街邊只有一些賣河粉的小商販,沒有什么生意可做。10年前,恩寧路就啟動了改造,直到2012年粵劇藝術博物館動工開建以及永慶坊一期改造的完成,這里才有了實質性的改觀。在我看來,這種改造方式是比較合理的,房屋舊了,居民本身沒有什么力量進行改造,政府引入商業力量,將商業元素和嶺南文化相結合,一起把商業氛圍、文化底蘊投射出去。

二期要豐富“城市記憶”主題

劉瓊雄永慶坊商戶

一個月前,我們的舊物倉廣州記憶店進駐永慶坊一期,以收集舊物、展現城市記憶及文化特色為特色。永慶坊及恩寧路保留了老廣州建筑肌理,它是廣州最美騎樓街、粵劇發源地,文化底子好,城市記憶的亮點多。既然城市記憶是永慶坊的點睛之筆,我們開了好頭,就要把文章做下去,開發商、商鋪及社會各界需要抓住機遇,集中力量聚焦、實踐這個課題。隨著永慶坊二期改造的推進、連片的開發、業態的豐富,這里必將注入更多的內涵,我對永慶坊有信心。

居民多參與改造更順利

永慶坊二期項目是廣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努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一個典型項目,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關。

如何讓活化微改造成果更高效,讓老城老而不衰,魅力長久?一方面要科學規劃,高標準打造。有關部門要對改造街區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梳理、摸查,為改造利用提供科學規劃和指導。要讓更新后的老街區既保留“老廣味”、突出嶺南風格,也要適度引入非遺文化展示、創意辦公、餐飲民宿、商業配套等現代業態,使其不失潮流感,吸引更多年輕人。

另一方面要提升居民參與度。社區改造的變化不只是生活環境的改善,如何讓居民更好融入社區、提高生活質量,也是改造是否成功的衡量標準之一。有關部門和社區規劃師不妨多深入社區實地調研,對亟待改善的小區內部公共空間、交通系統等進行全面摸排和分析,暢通各方溝通渠道,充分聽取居民、物業等各方意見和建議,選取可實施的更新項目,使改造成果真正惠及社區居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