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技術能手張春新
從1996年中專畢業進入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20多年來,廣東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春新一直奮斗在生產一線,先后擔任班長、副線長、線長和技術主管,不斷解決生產一線的技術難題。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他甚至把家安在離公司最近的地方。張春新帶領團隊,先后承擔起企業多個重要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技改創新等課題的攻關,取得了140多項技改創新成果,共創造經濟效益近9500多萬元。
一項研發4個月失敗7次
1996年,張春新中專畢業進入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被分配在手工生產線做計件工人,勞動強度很大,每天都做得非常累。張春新就想,自己是學機電專業的,能否想想辦法,采用機械化來替代手工,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于是,下班后回到家里看書、練習,他從學畫圖紙開始,有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第二天向技術人員請教。就這樣,張春新一步一步進行技術創新。
張春新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經供給客戶的5款汽車座椅拉簧產品,由于受設備的制約,生產過程中需要多個手工工序來輔助完成,而手工生產質量一直不穩定。不服輸的張春新不斷地對產品數據進行分析,根據手工生產原理設計機器成型模具,反復進行試驗論證。3個月后,他終于找出了漏洞,實現了產品機器一次成型。這項創新工藝節約了5個勞動力,質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為企業節約了100余萬元。
“記憶最深的是2012年成功開發汽車線路接頭卡箍那個項目,前后忙了近4個月,失敗了7次,最后第8次才成功。”張春新表示,這類產品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對精密度要求非常高,共有21個檢測項目,一個不合格都不行,之前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如果能成功開發,生產成本就會大幅降低。當客戶親眼看到產品檢測項目全部達標后,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到目前為此,此類產品已為企業增加效益1250多萬元。”
2018年7月,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新成立了生產技術科,張春新主動申請去負責新科室的組建工作,目前已經成功完成重要改善項目三項,平均生產效率提升了25%以上,增加直接經濟效益100多萬元。
“傳幫帶”培養更多人才
由于張春新個人技能和工作業績突出,先后被評為企業技術能手、技術標兵,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等,2012-2017年,還先后獲得“廣州市勞動模范”、廣州市“企業最美員工”“廣州月度和年度十大榜樣”“廣東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他帶領的“張春新勞模創新工作室”在2013-2017年先后獲得了“廣汽工人先鋒號”“廣東省工人先鋒號”“全國工人先鋒號”和“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2012年張春新被評為廣州市勞動模范,幾年來,他帶領的“張春新勞模創新工作室”不斷進行創新和管理改善,開展降本增效等活動,取得了140多項技改創新成果,共創造經濟效益近9500多萬元,其中多項核心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為了培養一線技能人才,張春新帶領工作室成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勞模、技術能手的“傳幫帶”作用,不斷培養基層一線的技能人才與創新人才。他分批對崗位上的技術操作員從理論到實操進行全面的培訓,規范了操作程序。
近幾年來,他對公司員工進行了“提高操作者對重點設備的駕馭能力”“QC基礎知識”等培訓,培訓達50余場次,培訓人數超過1000人次,員工綜合能力整體大幅度提升,培養出一大批能在一線獨當一面的優秀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