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車陂經濟發展公司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推動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城中村如何開展主題教育?天河區有了樣板。目前,天河區共有25個村改制公司,天河區委分層分類指導,突出村改制公司黨組織主體作用,發動2151名在冊黨員參與,聚焦發展難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主題教育實效惠及股東群眾9.7萬人。而在車陂村,村公司將黨組織建在了龍舟上,通過黨建引領,車陂橫涌拆違復涌也進展順利。
車陂橫涌拆除違建房屋復涌。
兩個半月完成拆違工作
提起車陂村,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龍舟文化。車陂龍舟文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經過這幾年龍舟文化的品牌打造,龍舟文化已成為天河乃至廣州響當當的文化招牌,而與之相諧發展的還有河涌治理。
目前車陂村民約有1.5萬人,常住車陂來穗人員近20萬人。村公司黨委下設7個黨支部,現共有112名黨員。“車陂涌治理成功之后,村民們看到了實效都非常振奮。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持續推進車陂橫涌的復涌工程,沒想到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村民們就配合我們基本完成了沿線拆違的工作。”車陂經濟發展公司黨委書記簡銘鉅告訴記者,這個過程中村委班子成員起到了引領帶頭作用。“拆除的第一棟樓就是我們村委班子成員的房子,其實這些不少都是歷史遺留問題,而房子給村民們帶來的收入并不少,但他還是主動配合拆除。”
據悉,在車陂橫涌“拔釘”行動中,車陂村公司黨委、經濟社黨支部帶頭拆、配合拆、徹底拆,村社黨員干部主動上門做親朋好友的思想工作,兩個半月拆除了河涌上蓋111間、拆除面積6800平方米,實現了拆違“零糾紛、零上訪、零事故”。
村民期待河涌越來越靚
如今,漫步車陂村,人們可以發現,一條蜿蜒的“拆除帶”已在群樓之中顯現,而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揭蓋復涌,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已久的橫涌將再次出現。
“這條涌在黃埔大道和中山大道之間,蜿蜒約有2公里長。20世紀80年代,我們還在這里游泳,河水水質非常好。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在這里建了房,隨之而來的就是水體的惡臭,后來村民們只能將其覆蓋,形成了現狀。如今這條河涌很快就要重見天日,我們期待更多的是政府部門科學規劃,河涌水質的持續好轉,給車陂村帶來美景,給村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車陂經濟發展公司黨委副書記麥子豪說。
車陂橫涌未來如何治理,車陂涌是一個樣板。為了讓河涌的水質保持良好,車陂村將每一支龍舟隊轉化成了護河志愿者隊伍,每支龍舟志愿者隊伍成立黨小組,實現“將黨組織建在龍舟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每日巡涌,推動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值得一提的是,黨建帶動的不僅僅是本地村民志愿者,還有不少來穗人員。“前不久我們特意成立了一個黨支部——車陂街平安促進會(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黨支部,7名黨員中有5人都是外來的黨員。”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書記、車陂街平安促進會(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蘇志均說。
引導村民清積水防登革熱
據悉,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車陂村立足自身資源,積極拓寬學習形式和載體,依托街道黨校分校龍舟文化展覽館,開展主題教育領學帶學活動3次、惠及黨員群眾200余人;同時,還開展“基層治理和基層黨建”專題黨課,聘請廣州市委黨校專家進行專題授課,還通過凝聚共同文化記憶,舉辦了“一水同舟,全情共享”國際龍舟節年度系列活動。
其中最讓車陂街黨工委副書記黃沛泉印象深刻的是登革熱的防治工作。“今年的登革熱形勢比較嚴峻,且正值主題教育開展期間。與人們印象中防治工作主要在街道、社區不同的是,車陂村公司主動擔當,村公司班子成員分組在夜間都進行走訪,敲開居民家的門,引導村民清理積水,將防治工作做扎實。”他說。
動員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
車陂村是天河區村公司開展主題教育的一個樣本。
據悉,天河區2005年完成撤村改制后,集體經濟組織出資成立25個村改制公司經營管理集體資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天河區委堅持分層分類指導,突出25個村改制公司黨組織主體作用,發動2151名在冊黨員參與,聚焦發展難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主題教育實效惠及股東群眾9.7萬人。
10月12日,天河區委成立了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組長的“兩新”組織和村改制公司主題教育指導組,加強指導村改制公司主題教育工作。區委6個指導組把村改制公司黨組織作為下沉一線指導的重點,精準研究面向村改制公司的指導辦法,加大對重點工作和解決突出問題的督促指導力度。
天河區利用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周總理視察岑村舊址、長湴抗日戰爭革命根據地舊址等本土紅色資源,組織了村改制公司黨員72批次就近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棠下經濟發展公司更是主動放棄15萬元/年的租金收益,從集體物業中無償提供一樓臨街商鋪,為擴大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提供場地保障。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天河區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發揮村改制公司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動員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基層黨建工作格局。村改制公司1684名在職黨員全部回居住“村改居”社區報到,參加主題黨日開展垃圾分類宣傳、登革熱防控、環境治理等服務890余次,為身邊群眾辦實事好事2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