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 廣州行動 > 最新消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百姓宣講會在廣州烈士陵園舉行
  • 聽全文
  • 2019-07-02 09:19:11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講述身邊故事 詮釋初心使命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配合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昨日上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百姓宣講會在廣州烈士陵園舉行。

現場,近120名越秀區黨員干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并重溫入黨誓詞。隨后,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小娟、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校長張婥恩、廣藥集團職員季文靜、廣東香江旅游公司副經理林微微、花都區電視臺記者周若菡、廣汽研究院職員范禹、市委政法委代表付予、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團委副書記劉琪莎8名廣州市優秀基層宣講員向到場的黨員干部分享了他們不忘初心、銳意奮斗的故事和心得感悟。盡管當天氣溫超過三十攝氏度,但所有參與活動的黨員干部都嚴肅認真地聆聽宣講活動,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張婥恩

張婥恩

組織“蜘蛛俠小分隊” 默默守護英雄后代

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校長張婥恩已經當了30多年的老師,她坦言自己一直樂在其中。但她說,她之所以喜歡當老師,并非她做了什么,全是因為她的學生。

她的一位學生,如今已經是一名警校生的陳鏹均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過往。2007年,陳鏹均的父親陳世豪因為抓捕犯罪分子而犧牲,如今,陳鏹均正在續寫父親的警察故事,立志成為一名像父親一樣的刑警。12年來,老師張婥恩成為陳鏹均一路走來的守護者和見證人之一。她說,正是老師的愛,讓陳鏹均懂得了用愛回報這個社會。

“父親犧牲后,陳鏹均來到了我曾經工作過的學校。在很多人眼中,他是英雄的孩子,但在我們老師眼中,這是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張婥恩說,一開始,陳鏹均甚至不愿意上學,老師只好上門家訪,卻被孩子擋在門外,吃了閉門羹。老師耐心地在門外一連守候了好幾天,陳鏹均終于向老師敞開心扉。

“當時鏹均說出了讓我們所有人都覺得特別心疼的一句話,他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我要好好的,要照顧好媽媽,我的家也要好好的,可是好難呀……’”張婥恩在演講過程中一度哽咽,現場不少觀眾也為之動容。隨后,張婥恩組織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成立了“蜘蛛俠關愛小分隊”。她說,之所以叫“蜘蛛俠”,其實并不是要大張旗鼓地幫忙,而是要像“蜘蛛俠”一樣,悄悄地為陳鏹均營造一個平等、舒適的環境,在他有需要的時候給予他關愛。

轉眼12年過去了,在廣東警官學院就讀大四的陳鏹均正在準備今年的廣東省公務員考試,其報考的是父親生前所在的越秀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從小他就有個刑警夢,我們也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守護群眾平安的好警察。”張婥恩說。

付予

付予

快遞小哥“鷹眼”識毒 牽出毒品走私團伙

“外來媳婦本地郎,都是廣州好街坊。隨手拍照傳上網,各種犯罪被提防。人人都做督察崗,生活環境更健康。群防共治互相望,處處展現正能量。”這樣形象生動、關切民生的順口溜,是市委政法委代表付予總結的廣州街坊們干出的“大事兒”。

付予講述了一位白云快遞小哥森仔(化名)的“傳奇”故事:2017年6月中旬,同德街一家國際物流公司的快遞員森仔遇到了一件怪事:一名男子交付了一批運往東南亞某國的“拋光機”,價值不到千元的東西,卻里三層外三層包裹得嚴嚴實實,外面還牢牢打上木架。算上不菲的包裝費和國際運輸費,怎么看都像是一樁賠本買賣;加上貨主一直無法提供完整的報關資料,細心的森仔犯起了嘀咕。開箱驗視后,包裹內的情景更加深了他的疑慮——機器主體十分簡陋,但是下面作為支撐的部分卻體積龐大,四面都用鐵皮密封,看上去更像一個“大鐵盒”。日常接受的防毒識毒培訓,讓森仔警覺起來。“這一定有問題!”他立即將情況反映給了警方。隨后,警方檢驗發現,“大鐵盒”里面共藏有冰毒多達255公斤。根據這一線索,白云警方順藤摸瓜,一舉打掉了這個東南亞毒品走私團伙。森仔因舉報有功,獲得了警方30萬元的獎勵。

“在‘群防群治是公益,一方平安都得益’的感召下,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廣州街坊’的隊伍中。”她說,如今,廣州近百個各具特色的街坊群眾團體,已經聚合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百萬“廣州街坊”隊伍。他們為這座城市默默無私地奉獻光和熱,也在其他人的奉獻中,享受幸福感、安全感以及更加充實和更有保障的生活。

范禹

范禹

講述三代“汽車人”的“造車”故事

來自“汽車世家”的廣汽研究院職員范禹,講述了他們一家三代在廣州汽車工業發展的浪潮中“接力”傳承的故事。范禹說,他的爺爺是一名汽車制造工人,爸爸是一名汽車試車員,他則是一名普通的汽車人,一家都從事汽車制造工作。

“現在,我們很難想象,20世紀90年代,廣州汽車工業處于弱勢地位。而現在,走在廣州街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來自于廣州的汽車,除了廣州本田、廣州豐田等,還有廣州的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去年,這一自主品牌銷量更是超過53萬臺。”在他看來,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汽車人的努力。其中一個重要的轉折,就發生在1998年。當時,經過與法國標致合作12年的失敗以后,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當時,包括爺爺在內的上千名老一輩汽車人,在之前的困境中已失去太多青春年華。所以,當廣汽本田成立,他們都憋足了勁,全身心投入到生產和改造之中。終于,他們創造了汽車行業奇跡。”

范禹說,他爺爺常提到,他們放棄大部分休息時間,哪怕近在黃埔廠區都無法和家人團聚。而最難受的是7月,驕陽似火,夏日炎炎,但涂裝車間卻不能開風扇。在清掃烘房和熱風循環管道時,大家不得不鉆進僅夠一人容身的管道,不但全身上下都黑透了,也熱得濕透了。然而,雖然環境這樣艱苦,大家卻爭先恐后,毫無怨言。“正是老一輩汽車人這種不怕苦、肯吃苦的精神,一點一滴地推動了廣州汽車工業進步,也成就了屬于他們的無悔青春和光輝歲月。”

一個產業的崛起,足以改變一座城市的格局。現在,我國每產10輛車,就有一輛來自廣州,這里面還有屬于廣州自己的品牌———廣汽傳祺。他說,在汽車行業有個規則,越是自主創新,就越重視試驗。如今,范禹和他的同伴們為了讓傳祺車可以適應全球各地的溫度環境,奔赴全國各地做各種試驗:春天去濕熱的海南島,夏天去最熱的吐魯番,秋天去高海拔的昆侖山,冬天去最冷的黑河。“我們曾在-40℃鉆入車底檢查底盤、高溫70℃的車內收集數據、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面換零件。”而正是這樣一次次“自討苦吃”,才能充分試驗汽車的各種性能,也成為廣州汽車自主研發創新事業的縮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