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1年12月31日
“1927·廣州起義”沉浸式話劇昨日在廣州起義紀念館首演 觀眾可免費預約
昨天(7月1日)上午,在廣州起義紀念館北樓,化身為廣州起義戰士的話劇演員來到觀眾中間,動情訴說廣州起義的驚心動魄,讓觀眾們在短短45分鐘里體驗了1927年那段紅色革命往事。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主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承辦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文學藝術作品展”暨“1927·廣州起義”沉浸式話劇啟動儀式7月1日上午在廣州起義紀念館舉行。
和“起義軍”一起齊唱《國際歌》
昨日上午,沉浸式話劇“1927·廣州起義”在廣州起義紀念館舉行了首演。該劇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辦,是廣州首部紅色主題沉浸式話劇,主要面向廣大黨員,弘揚紅色文化、加強黨性教育。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以史為軸精心打造劇本,以廣州起義作為故事背景,賦予劇中人物最深刻的時代烙印,展現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也闡述了中華民族覺醒與復興之路上“百年夢圓”的美好愿景。
對于觀眾而言,他們不僅是看劇,更是成為一名演員參與其中。演員不僅打破了舞臺局限,把演出帶到觀眾身邊,還巧妙地加入齊唱《國際歌》、重溫入黨誓詞、佩戴廣州起義標志紅布帶等互動環節,讓參與者可以穿越時空的煙云與革命時代的先輩對話。在場的觀眾跟著劇情,一同為革命勝利而歡呼,也為獻身革命的烈士而嘆息。
從呈現形式上看,這部劇用創新的形式將靜態的展覽與動態的話劇表演相結合,突破了以往博物館較為單一、線性的參觀模式,加入多元立體話劇表演,使觀眾零距離觀看、感受和體驗劇情,迅速地沉浸到歷史情境中,對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嘗試。
紅色主題沉浸式話劇:觀眾和演員一起“浸入”歷史
1927年的廣州起義,公開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號,開創了城鄉配合、工農兵聯合舉行武裝起義的先例。廣州起義代表著廣州人民勇于抗爭、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也反映了廣州在近代革命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是廣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如何通過話劇來還原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總導演王鈺涵告訴記者,他是首次嘗試在廣州起義紀念館這樣的紅色史跡點演出一部紅色題材的沉浸式話劇,話劇籌備了一年多,劇本更是八易其稿,可謂歷經磨煉。他坦言,這部浸入式話劇,其實不僅對于觀眾而言是“浸入”的,對演員而言,同樣是一個“浸入”的過程。這部話劇的演員大多是剛畢業的90后年輕人,與那個時代確實有一些“距離感”,要讓他們懂得劇中青年人的選擇,理解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為革命理想而揮灑熱血的精神,演員們首先進行了為期3個月左右的培訓學習。他們先后前往廣州起義紀念館、黃埔軍校等地學習,并拜訪黨史專家曾慶榴、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戲劇創作研究室主任羅麗等,然后才開始排練。
現場,飾演連長的主演李躍輝謝幕后仍十分激動。他說,這部話劇推倒了舞臺與觀眾之間的“第四堵墻”,他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到觀眾的投入。“看到他們拿著武器,拿著紅布袋跟著我們往前走時,我真的感受到那樣一種力量。”廣州起義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則作為第一批觀眾,得以先睹為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的演出形式結合了舞臺藝術和博物館展出,讓觀眾能夠沉浸其中,尤其是互動環節,像唱《國際歌》、重溫入黨誓詞等,以前可能并不會像今天這么感動,在零距離體驗廣州起義的炮火烽煙后,覺得心中更有一種澎湃的力量涌動,也更能明白信仰的力量。
參與活動可電話預約
2019年7月1日開始,“1927·廣州起義”紅色主題沉浸式話劇在7月、8月的每周三、周五下午在廣州起義紀念館對外面向黨員、大眾公演,可通過電話預約的方式參與。
活動信息
公演地點:廣州起義紀念館
公演地址:起義路200號之一
限制人數:40人/場
預約電話:(020)8334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