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環市中路車流穿梭,中博大廈4800余平方米的空間如今成為科創企業辦公、研發的總部,成為實驗室儀器設備展示的窗口。誰能想到,就在一年多前,這里還是閑置的老舊物業。
這是越秀區邁向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的變化。作為廣州建城2200多年從未遷移的中心區,越秀區用地開發強度超過90%,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盤活存量老舊物業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像中博大廈這樣實現內與外的產業質變的案例還有不少。類似的創新街區、創新空間在越秀18個街道不斷涌現,加速產業空間大釋放,實現發展能級大躍升。
這座千年商都的核心區,正奮力融入“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堅定走穩走實全域高質量發展之路。
越秀山體育場煥新亮相,越秀全力迎接十五運會。
產業煥新:
開啟發展新引擎 加速產業空間大釋放
“越秀區是全省大院大所最集中的區域,尤其是大批醫療和生物醫藥機構匯聚于此,科創氛圍濃厚、營商環境也很好。在老舊物業改造過程中,越秀給予了很大支持,助力企業發展,讓我們有信心把產業上下游的研發、市場團隊持續引進來。”中博科技產業發展(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欽標說。
“控物業”“選專業”“定產業”“招企業”是越秀區推進“創新街區”工作的四步路徑。圍繞“實現小的物理空間承載高端業態高密度集聚”的核心理念,以“城市更新及歷史保護”兩大抓手,目前已梳理超100個產業載體、約5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每個“創新街區”不拘泥規模大小,通過一個街區一棟樓,探索都市消費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配套新空間新場景,推動新業態新企業更多聚集越秀,整體提高人居吸引力和產業承載力。
位于區莊的環東廣場是越秀“創新街區”的“老典型”,已成為連續三年滿租的“科技+健康”產業綜合體。不僅落戶全國首個CRO(合同研究組織)產業地標運營中心,還吸引26家生物醫藥與健康相關企業入駐,涵蓋創新藥研制、眼科醫療器械、臨床及臨床前CRO、合成生物等高成長性科技企業。蕊心醫藥企業相關負責人徐樂煬說,企業入駐環東廣場后感受到客戶就在樓上樓下的便利,毗鄰省內主要醫療機構的地利充分發揮,短短兩年時間,這里已經發展成一個蓬勃發展的園區。
老城煥新,越秀思考探索如何靶向施策。省、市黨政機關主要集中在轄內,在做好屬地服務保障的同時,越秀借地利推動產業發展。2024年5月《廣東省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出臺,在網信、政數、科技、商務等部門指導下,越秀區農林街在東山口尋找挖掘到2000平方米的物業載體,2024年7月在億達大廈二樓建成大模型和算法賦能服務中心服務窗口,為企業免費提供人工智能應用模型備案合規咨詢、專業化備案輔導服務;10月在億達大廈六樓建立國盈模法空間,形成二樓窗口接單、對接項目線索,推動項目公司在六樓拎包入駐的服務模式。已累計接受企業咨詢、輔導等100余家。通過服務中心一個小窗口,優化資源配置,逐步推動形成網信產業、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產業的集聚。
商貿上新:
向數智化升級 “場主”變“鏈主”
今年春節假期8天,北京路商圈客流量357.5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4%,而2024年廣州北京路商圈客流達1.34億人次,同比增長12.8%。
聞名中外的越秀西湖花市于大年初一凌晨暫別市民游客,但大家驚喜地發現北京路步行街南段有了一個“永不落幕的花街”——集花卉展銷、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北京路花城花街花卉產業展銷區全年迎客。“花景”更多、“花期”更長、“花品”更精……7個花房風格各異亮點紛呈,以窗口效應加速花卉經濟活力釋放,為廣州擦亮“花城”金字招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貢獻越秀力量。
一個商圈,一個花市,透射著商貿上新的越秀探索。在這里,傳統商貿與新興產業正在形成“雙向奔赴”的新格局。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商貿業向數智化升級,激發起新的發展動能。廣州約三分之一的專業市場位于越秀。越秀大力推動專業市場向數字化、展貿化、體驗化轉型,引導市場從“場主”變“鏈主”,從“坐收房租”到“躬身服務”。136家專業市場正探索數智化升級,“跨境電商+全球定制”開辟出海路徑,“展貿綜合體+新零售”推動轉型突圍,全年商品銷售總額力破4700億元。樸樸超市華南總部項目落戶后,越秀利用轄內人流物流密集、商業發達的優勢,助力樸樸快速發展成為一家采用“純線上+前置倉”模式的移動互聯網購物平臺。
“中國流花”已經成為中國服裝時尚產業的代名詞之一。流花商圈打造跨境電商平臺LIUHUAMALL,為傳統外貿服裝產業鏈上下游的生產制造企業、供應商、采購商等提供包括展示、推廣、交易、結算等數字化解決方案等綜合性服務。率先建設跨境直播基地,發揮供應鏈優勢吸引更多主播直播帶貨促進產品銷售。流花商圈已有近1000家中小商戶在平臺上線,來自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訪問過線上商城,帶來過億流量,2024年平臺交易額約2億元人民幣。白馬服裝市場攜手廣州市時尚設計師協會,共同創建了總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中國原創設計品牌基地”。累計培養出85個“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以及40個“中國服裝優秀渠道品牌”。
城市更新:
繪就發展新藍圖 釋放城市新活力
村民改造意愿于2024年7月以96.75%的高票通過,項目控規方案于2024年8月獲批,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首開區于2024年9月19日正式啟動,11月下旬首開區啟動基坑支護施工,項目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最近半年,越秀區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扎實推進,讓人們不禁感嘆越秀推進城市更新的力度和速度。
“動則必快,動則必成。”瑤臺城中村改造項目是廣州火車站重點片區更新的有機組成,是越秀區采用“依法征收、凈地出讓”新模式的首個項目。中心城區城中村改造的難度可以預見,越秀區按照“整體推進”和“首開區突破”雙線發力,打出城市更新組合拳,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強化黨建蓄力賦能,成立片區“大黨委”,吸納區直各有關單位、項目公司、規劃單位等多部門參與,群策群力推動改造。壓實村社主責,在6個城中村社區建立三個網格,發動村社干部及黨員干部作為村社網格員,深度參與改造工作……
從整體規劃上,瑤臺城中村改造按照“分片分期、逐步推進”原則,劃分三大組團實現滾動開發,通過提供優質產業空間、優化交通組織、補強公共配套短板,實現產城融合、文化傳承、生態宜居等城市功能,預計項目建設帶動總投資超過600億元。
嶄新的高質量發展藍圖正在鋪開。瑤臺城中村改造將引流廣州站交通樞紐能量,建成后將新增約10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沿廣園西路形成高質量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科創產業、高端服務、專業市場綜合體、服務貿易與時尚消費產業。
新的發展活力將從這里迸發。預計通過改造將高品質打造7個社區中心,改善當前公共服務和市政設施配套不足、能級不高等問題,新增18萬平方米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宜居韌性新社區,以可感可及的改造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從千年商脈到創新高地,越秀區正以破與立的智慧,在新與舊的變奏里、在內與外的切換中,在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征途上,以產業煥新、城市更新的實踐,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越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