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
2024年
天河區出臺實施一系列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拼經濟、提質量、促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14.7億元、穩居全國各區(縣)前六,連續兩年榮獲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第五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2025年
天河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
3月7日,廣州市天河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天河區機關大院大會場開幕。
開幕會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藍小環主持。區長陳建榮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區委書記譚明鶴等出席會議。
報告回顧,過去一年,天河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實現國內稅收913.6億元、總量全市第一,企業在全省各區(縣)率先突破60萬家;“四上”企業總數突破1萬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7%。完成商品進出口總值超712億元,獲評全國夜間經濟優選城區。產業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達51.2%、創歷史新高,廣告業規模突破340億元,10家企業獲評2024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地區生產總值21.6%、28.5%;科技創新驅動力持續增強。新增科技類企業2.8萬家、占全市35.4%,總量全市第一。
踏上新征程,天河區將堅決扛起經濟大區挑大梁的政治責任,提振二次創業、勇立潮頭的精氣神,統籌好“五對重要關系”,緊密銜接廣州“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以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干勁沖勁,全力以赴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全面推動天河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廣州國際金融城
加快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集聚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天河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最強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最實的舉措大抓產業、抓大產業,加快構建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4個未來產業“搶灘”、6個現代服務業支撐的“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千億引領、百億競發、梯次接力的產業發展格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先行示范區,力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加快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集聚,培育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機器人企業。壯大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打造超千億級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鞏固提升現代服務業。大力建設金融強區,力爭全區持牌金融機構總數突破300家,金融業增加值超1600億元。提升高端專業服務業發展能級,提升天河數字營銷和品牌傳播影響力,加快打造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在細胞與基因、具身智能、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等領域搶占先機、實現突破。
對標一流辦好賽事
報告提出,天河應“運”而生,“六運”助天河起步,“九運”推天河崛起,亞運促天河騰飛。今年恰逢建區40周年,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賽事主要承辦地之一,天河將踐行“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理念,將舉全區之力全面做好賽事服務保障,對標一流提升天河吸引力、軟實力和競爭力。強化“主人翁、東道主”意識,精心謀劃、注重細節,配合做好火炬傳遞儀式,全流程做好開幕式屬地服務保障,高質量協助完成15個項目競賽組織。聚焦轄內場館、接待酒店和抵離站點,細致做好餐飲住宿、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安全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區功能品質,以繡花功夫抓好環境綜合治理和建筑風貌管控提升,加快完成場館周邊4個重點區域、4條高快速路及軌道交通沿線整治提升,建成奧體運動公園,高標準打造10個精致街區,營造更干凈更整潔更有序的城區環境。全面拓展賽事溢出效應,以賽會經濟輻射帶動文商旅體融合一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