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沉睡家底”變“價值高地”
6月24日,由廣州市財政局主辦、廣州交易集團承辦的“匯資融新·聚勢共贏”國有“三資”盤活項目推介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推介會搭建政企高效對接平臺,集中推介首批優質國有資產項目,總規模超176萬平方米,吸引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專業投資機構及第三方服務機構代表約200人參會。
12個優質項目現場推介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推介會篩選的首批12個優質項目,業態豐富、特色鮮明,既有行政事業性資產,也有國有企業經營性資產,精準聚焦交通樞紐能級躍升、科創產業加速集聚、文旅消費深度融合、公共服務優化升級等高成長性領域,充分釋放國有“三資”潛力。
其中,廣州南站核心區釋放超8萬平方米優質地塊,著力升級網約車充電與停車接駁功能,以完善配套深度釋放樞紐經濟活力;黃埔云領科技城錨定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前沿,全力打造集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基地,加速推動高端產業集群化發展;白云山嘆花樓片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創新構建融合游樂、餐飲與藝術氛圍的山麓藝術體驗區,匠心打造引領潮流的新文旅消費場景;少年宮劇院活化運營項目則通過對城市文化空間的煥新升級,為市民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選擇,生動詮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批項目精準匹配廣州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與城市能級提升的戰略方向,是挖掘存量價值、激發市場活力、共創灣區未來的重要載體。
“根據我們的調研數據,圣豐廣場保持較高的穩定出租率,里面聚集國內500強、行業百強的企業租戶。該廣場地處三大商圈的交界處,具有圣豐索菲特大酒店的配套。”現場仲量聯行專家對推介項目進行點評,她指出,部分項目屬于典型的非標商業資產,其核心價值正是其獨特性,需要突破常規的運營思維,精準把握消費市場新趨勢,通過業態創新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網紅餐飲、高端兒童素質教育基地、文化創意聚落、親子游樂與運動場館等是值得關注的四個方向。
這些項目顯著的區位價值與清晰的規劃定位有效激發了市場關注。推介會現場交流熱烈,與會嘉賓圍繞項目前景與合作模式深入探討,多家投資機構與項目業主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市場化配置效率顯著,充分印證了廣州國有“三資”盤活路徑的創新性與市場認可度。
加快國資退出非優勢領域
當前,全國上下都在鉚足勁拼經濟,廣州堅決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將國有“三資”盤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視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速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關鍵抓手。專門成立由市長親自掛帥的實體化工作專班,系統推進資源整合與價值釋放。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有“三資”盤活,是從原來的閑置物業盤活轉變為系統性資產資源的統籌盤活。通過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一方面推動行政事業性資產市場化運營和處置,另一方面推動國有資產提升管理效能,加快國有資本從非主業非優勢領域有序退出。廣州市突破傳統領域局限,以創新視角審視資產資源價值,重新定位功能用途,實現資源價值的創造性轉化。“本次推介的項目僅僅是首塊‘試驗田’,歡迎社會各投資主體持續關注廣州市國有‘三資’盤活工作,建言獻策、積極參與,大家共同努力創造廣州資產資源‘價值高地’。”該負責人說。
廣州交易集團負責人表示,集團作為服務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核心平臺,積極構建“全域宣傳、交易智聯、長效賦能”模式,助力廣州國有“三資”盤活。該模式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宣傳矩陣精準對接投資者,以專業團隊提供全流程交易服務保障規范高效,借助動態項目儲備庫推動資產持續優化升級。旗下廣州產權交易所,是承擔“三資”盤活核心價值轉化功能的主要平臺,在價值發現、創新服務、科技賦能等方面優勢顯著,近3年累計實現國有資產增值和財政資金增收節支近140億元。
市財政局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平臺持續推出國有“三資”盤活項目,并建立動態項目儲備庫。廣州將持續深化機制創新,攜手國有企業、社會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及資產評估、法律等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加速項目落地,為廣州城市能級的提升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
首批國有“三資”盤活項目清單(12項)
天河區六運二街11—15號首層轉讓項目
廣州南站核心片區儲備地塊租賃項目
白云區白云新城綠地盤活開發項目
廣州市第三少年宮夢想劇院租賃項目
白云山云溪植物園嘆花樓片區租賃項目
天河區廣州大道中圣豐廣場租賃項目
白云區未來智都轉讓項目
白云山摩星嶺觀云閣餐廳租賃項目
黃埔區廣開·云領科技城租賃項目
黃埔區廣州國際創新驅動中心租賃項目
天河區石牌東路99號租賃項目
整體出租(轉讓)廣州市白云區石井鎮鳳鳴路52,54,56號首層等5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