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末外交主場,為什么是廣州?
隨著廣州國際燈光節盛大落幕,來穗參加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6屆年會的嘉賓也正式結束大灣區三市的考察,本周末,“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和第5屆世界媒體峰會將相繼在廣州舉辦。
接下來的一周里,第6屆廣州獎暨全球市長論壇、第20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從都國際論壇、第10屆廣州國際馬拉松賽等一系列“大件事”,也將“接力”在廣州拉開序幕。
歲末的廣州,再次在國際舞臺上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縱觀現代城市發展史,獲得全球性、國際性大型賽事、會議的青睞,是一座快速發展的城市走向國際化的必經之路。
1988年漢城奧運會,與“漢江奇跡”互相成就,將韓國騰飛的經濟推向高潮;1996年世界貿易組織第一次部長級會議在新加坡召開,并發表《新加坡宣言》,讓高歌猛進中的花園城市在世界政治版圖上有了一席之地……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也都是各自城市在飛速發展的時期,得到了來自世界的認可。
2023年,廣州始終位于大國外交的前線,世界又為何選擇廣州作為“國際會客廳”?
長盛不衰的吸引力——
一座城市在世界范圍內的吸引力,是國際會議選址的重要依據。
“廣州開放的心態和市場,大灣區的政策創新,給企業帶來大量機遇。”今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百時美施貴寶副總裁陳思淵一語點破了廣州對世界級企業吸引力之源。
從白云山俯瞰廣州
千年城脈亙古亙今,千年文脈底蘊深厚,千年商脈繁榮興盛。廣州自古就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千年商都”的美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從未關閉、長盛不衰的對外通商口岸。廣州貿易通達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有4萬多家外資企業、34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發展,外貿和消費連續兩年雙雙超萬億元。今年以來,全球頂尖企業與廣州頻繁互動,超過370位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高層來穗。
在廣州舉辦的第134屆廣交會上,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線上線下參會,出口成交總額223億美元。廣交會的“超級流量”,為世界各地的生產商拓展全球市場帶來了新機遇。
在外籍人才眼中,廣州更是生活、工作的首選之地。近日發布的“中國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數”排名中,廣州高居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截至10月,來穗工作的外國高端人才和外國專業人才比上年末增長15.2%,充分凸顯了廣州在世界范圍內的吸引力。
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3月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到訪廣州,僅僅10天后,法國總統馬克龍也選擇廣州作為中國之行的目的地之一。本周末的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位國際嘉賓也將齊聚廣州,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亞前總統特肖梅、奧地利前總理許塞爾、埃及前總理沙拉夫等6位副總理級以上前政要。
廣州外交主場的頭銜實至名歸。廣州之所以能夠吸引國際目光和關注,正是廣州日益增強的全球影響力。
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顯示,2020年廣州穩居第34位,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一線城市;世界知名咨詢公司科爾尼公司發布的2023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中,廣州在全球城市指數中位居全球第55位,創下歷史新高。
目前,廣州擁有104個國際友城、49個國際友好城區、55個友好港口;外國駐穗領館達68家,數量穩居國內第二。風雨數十載,覆蓋世界六大洲的“友城圈”,讓廣州不斷刷新著國際顯示度。
科技創新日益全球化,廣州也是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廣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四年居第2位;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廣州躍升至全球第8位,已趕超東京都市圈和巴黎都市圈。
通聯全球的輻射力——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始終是廣州繁榮興旺的基因。
作為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紐帶,廣州擁有鏈接全球的世界級海陸空交通體系和多層面多維度交流網絡,匯聚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門戶樞紐輻射能力有目共睹。
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廣州擁有全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的白云國際機場。10月20日,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成為自2020年以來國內第一家客流量突破5000萬的樞紐機場,有望沖擊全國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四連冠”。
作為國際航運樞紐,廣州擁有華南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被譽為“中國內貿集裝箱第一大港”的廣州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居全球第五與第六。地鐵發展方面,廣州總里程超600公里,位居全國第三。
廣州還是世界級高鐵樞紐。僅中秋、國慶假期最后一天,廣州南站共計到發旅客79.1萬人次,“全國乃至亞洲最繁忙的火車站”的稱號當之無愧。而隨著亞洲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白云站封頂、廣州站至廣州南站聯絡線開工,廣州正在快步走進“高鐵進城”的時代。
大機場、大港口、大鐵路,為廣州打開一扇聯動世界的戰略門戶,強大的輻射力,正是廣州構建國際交往中心的底氣。
面向世界:蓄勢待發擁抱新機遇
廣交會、“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世界媒體峰會、海絲博覽會、國際投資年會、《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一系列國際大型會議選擇廣州,是國家和世界對于廣州城市形象、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發展潛力的認可。廣州也借助舉辦世界級大型活動的機會,向世界遞上了屬于廣州的名片,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和壯麗圖景。
今年年初,在白云山西麓,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堂投入運營,讓廣州再添國際一流會議綜合體;今年10月,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迎來首秀,大灣區金融新地標在南沙自貿區綻放……
近年來,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廣交會展館四期、南沙濱海國際會議中心等一系列高規格會議中心建成,為廣州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提供了重要載體。
硬件載體更完備,諸多成功舉辦重大國際性會議、活動的經驗,也讓廣州贏得了世界的信任。
廣交會期間,客商集中的酒店和展館之間有接駁游船往返,還能在船上“嘆”早茶;境外采購商辦證點大幅增加,實現“提前辦證、遠端辦證”……會場內外的“廣式服務”,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體會到了賓至如歸的溫暖。
站在世界舞臺上,廣州也孕育出越來越多國際盛事。
2011年誕生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已經與法國里昂燈光節、澳大利亞悉尼燈光節,并稱世界三大燈光節,并在2015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年”大型文化活動;始于2012年的廣州國際馬拉松,也已經成為“世界田聯金標賽事”“中國田協金牌賽事”的“雙金賽事”;廣州市與“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攜手創辦的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為廣州贏得城市創新發展的國際專業認可及良好聲譽。今年的第六屆廣州獎共有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193個城市和地方政府的274個有效參評創新項目,參評城市和項目數量均超過往屆,顯示廣州獎持續的活力和知名度。
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要求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世界級城市群必然要有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世界級城市。廣州作為世界一線城市,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地位特殊,有著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影響力、輻射力。
海納百川、融通中外。代表灣區站上世界舞臺,廣州正當其時。
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正式落成、“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選擇廣州、第135屆廣交會也在等待下一次開門迎客……這座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古老城市,正敞開胸懷,在一場場國際舞臺的驚艷亮相中蓄勢待發,擁抱更廣闊的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