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持續創新服務最基本需求
12月7日至9日,2023年全球市長論壇暨第六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在廣州舉辦,主題為“高質量發展:城市創新與合作”。在論壇框架下,第六屆廣州獎未來愿景與展望專題邊會于12月7日舉辦。會議聚焦廣州獎創設以來的成果經驗和未來提升空間,進一步挖掘和提煉廣州獎案例的社會價值和世界意義,中外城市管理者和專家學者圍繞廣州獎創設以來的城市發展與創新進行了討論,展望了城市在人工智能、社區治理等方面的未來可能性。
專題邊會圓桌研討會現場
回顧過往:
“以人為本”是最重要經驗
歷屆廣州獎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600多個城市治理創新的案例,許多優秀的案例被納入了聯合國人居署城市議程平臺、城市最佳實踐數據庫,城市發展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共性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在廣州獎案例中找到解決方案。廣州獎逐步成為全球城市治理創新的智慧寶庫。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市長、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克勞迪婭·洛佩茲·埃爾南德斯表示,如今,人們有非常清楚的需求,要求城市管理者能迅速地拿出解決方案,而實際的解決方案需要有政治意愿、有創新、有靈活性,也需要有耐心,這也是為什么廣州獎如此重要。在她看來,廣州獎是一個互相學習、合作的平臺?!拔覀兪窃趯嵺`中學習的,所有我們在城市中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而且也應該能夠在其他城市得到復制和應用,這種可復制性也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去回應城市合作、城市交流的緊迫性?!?/p>
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曾經是廣州獎評審委員會聯合主席。他表示,過去十余年中,從廣州獎來看可以發現世界范圍內城市創新的一些重要趨勢。
具體而言,首先,城市生活更加智慧化、網絡化。城市生活已經離不開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出現了一大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其次,城市治理的主體更加多元化。在城市治理的過程中,除了原來的政府組織以外,市民組織、社會組織甚至各種網絡組織陸續參與到城市治理當中來。此外,城市治理創新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的公共服務和可持續發展這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
廣州獎國際顧問、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會執行主任游建華表示,“以人為本”是廣州獎過往的一個最重要的經驗?!霸谶^去,廣州獎累積了一些城市的創新案例,我們也不斷觀察,學到了一個很寶貴的經驗,就是要以人為本?!?/p>
同時,游建華也認為,地方政府必須去推動城市的治理?!霸趶V州獎這個平臺上,我們看到地方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應該是主要行動者。”他表示,地方政府領導人的領導力必須在每個層級推進,甚至要在街道這個層級推進治理的領導力?!八械氖虑槠鋵崥w根到底,就是我們怎么樣能夠打破條條框框,如何能夠從我們所處的那一隅跳出來,能夠有一種更加全面的、創新的視角。我們需要有新的治理形式,新的參與形式,需要能夠去吸引市民,需要有創新的方法和工具,這也是我們過去非常寶貴的經驗?!?/p>
展望未來:
獲獎項目應持續創新、回歸初心
如今,廣州獎又站在了嶄新的歷史轉折點上——廣州獎一直對標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將在2030年被其他目標所取代。到2030年時,想要拿到廣州獎,我們的城市應該有什么創新措施、創新項目?
游建華表示,此前大多數創新案例是和應對危機相關的,這些項目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確定的效果。但是,真正的挑戰是要去幫助城市應對延續項目帶來的變化,要真正地把項目當中的創新精神融入每天的生活、商業、管理當中。“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設計出了一套方式方法,幫助城市去評估自己如何可持續進行創新,并不只是解決危機,要真正地把創新精神放進我們的基因當中、城市的DNA當中?!?/p>
他還說,有些廣州獎的參賽城市已經展示出了運營非常優秀的創新項目的能力,希望它們可以持續地擴大項目的影響力。
俞可平認為科技,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在未來的城市創新當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他預測未來城市創新的重點,仍然是將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運用于城市公共服務和城市治理。“我期待在2030年時,有一些嘗試創新的項目能夠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在城市決策和管理當中,機器人能夠參與進來,在城市的養老服務、照護病人等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創新實踐,毫無疑問,2030年的廣州獎一定會有人工智能的項目。”但克勞迪婭·洛佩茲·埃爾南德斯認為,高科技只是方法而不是目標,“高科技只是手段,2030年獲得廣州獎的項目一定是那種回歸初心的項目,比如說給城市居民提供干凈的水?!?/p>
所謂的“回歸初心”即是關注人們的最基本需求——教育的機會、基本經濟權利等?!俺鞘泄芾碚咝枰フ疹櫸覀兊氖忻?,給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條件,讓他們能夠衣食住行無憂,讓他們能夠享受到愛和被愛,讓他們能夠實現自己在家庭、在社區以及在城市中的角色?!笨藙诘蠇I·洛佩茲·埃爾南德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