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正處于發展黃金期、機遇期
報告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縱觀國內外形勢,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確定性上升,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對廣州而言,我們有國家大戰略引領、城市大謀劃布局、市場大空間支撐、投資大項目帶動,正處于發展黃金期、機遇期,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信心底氣,始終把廣州工作置于全國大背景、時代大背景下謀劃推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奮力譜寫廣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爭取南沙總體發展規劃早日獲批
?加快三大先行啟動區建設,推進萬頃沙南部片區開發建設
?創新推進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15項舉措
?推進廣湛高鐵、廣南聯絡線、南珠(中)城際等軌道交通項目建設
?協力推進廣州都市圈建設,提升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建設水平
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厚植經濟發展優勢
?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出臺推動產業載體高質量發展“1+3”政策
?推進網絡強市建設——全面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深化城市大數據平臺、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平臺、數字廣州創新實驗室建設
?著力建設金融強市——高標準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
?加快建設海洋強市——加快臨港經濟區規劃落地實施,大力發展海洋工程、高技術船舶、深海養殖等高端裝備,促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集聚發展
著力擴內需穩外需,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培育“產業型”優質供應鏈生態
?加強商文旅展“流量型”消費融合
?擴大醫療、康養、文體等“服務型”消費
?高質量建設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
?爭創國家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
?強化“一把手”帶頭招商,形成全市大招商工作格局
?深化友城“百城+”計劃。全面推進國際化街區試點和國際語言環境建設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抓好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
?推出新一輪“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舉措
?推進南沙國際化營商環境先行區、黃埔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
?實化細化落實“民營經濟20條”
?推進“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建設
?扶持發展“草根”經濟,全力緩解個體工商戶貸款難、招工難、成本高等問題
?力爭啟動實施2家左右上市公司并購及2家左右上市公司“二次混改”
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堅持把法治建設推向縱深
?堅持把效能建設抓實抓好
?堅持把作風建設貫穿始終
切實用好繡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著眼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
?推動實施東部中心總體規劃,統籌推進“珠江—東江”高質量發展帶功能品質提升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建設大灣區海陸空鐵物流樞紐
?強力推進廣州新中軸(海珠)、廣州火車站、羅沖圍、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四大片區改造
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增強城市文化綜合實力
?打造一批讀懂紅色廣州精品旅游線路
?推進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
?推進傳統中軸線申遺工作,推動“海絲”沿線國家城市加入申遺聯盟
?推進廣東人民藝術中心、廣州博物館新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新館等文化地標建設
?支持廣州塔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力爭創建2家高星級旅游飯店和2家文化主題旅游飯店
?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萬畝以上,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中有升
?集中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治本攻堅整治行動,突出抓好9類重點行業和10類特殊敏感場所安全防控
?推進鎮街基層消防力量建設,實現村居微型消防站全覆蓋
?強化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管理,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全力實施“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實施“一區一策”,推動產業特色化發展
?全面推行田長制,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開展“一鎮一業”建設,做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
?選育一批“穗字號”優勢特色新品種
?推進建設番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中心漁港休閑漁業綜合體、大灣區“菜籃子”交易中心
?深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農村綜合性改革等國家和省重大改革試點
?推進國家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
新型工業
深入開展“四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100家企業“四化”改造升級,促進紡織服裝、皮具箱包、美妝日化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未來產業,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優化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0家。
經濟發展
深入開展“攻城拔寨”行動,掛圖作戰推進844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投資3800億元以上,帶動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萬億元。
實施工業投資躍升計劃,支持900家以上企業技術改造,力爭投資超過1800億元。
推進航空、航運、高鐵、地鐵、公路等樞紐型項目建設,力爭基礎設施投資2600億元以上。
做強“Young城Yeah市”品牌,培育30個左右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
交通強市
加快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建設,推進南沙港區五期、20萬噸級航道前期工作。
實施鐵路樞紐能級提升工程,爭取開通運營佛莞城際、廣佛南環城際、地鐵11號線、3號線東延段,力爭開工建設廣州東站至新塘站五六線、地鐵8號線東延段,推進4個國鐵、10個城際、10個地鐵等續建項目建設。
完善高快速路網,開通南中高速,建成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等5個市政路橋項目,推進建設機場華南快速路二期改擴建工程、機場第二高速南段、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如意坊放射線等項目。
民生福祉
住房保障
建立健全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8萬戶,統籌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引進人才住房問題。
健康廣州
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研究型醫院建設,遴選18家高水平醫院組建研究型醫院聯盟。
新建60個三級名中醫工作室、20個旗艦中醫館,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
生育支持
實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
銀發經濟
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5個示范性認知障礙照護支持中心,辦好老年教育。
城市更新
實施2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研究推進危破房改造,打造老舊小區成片連片高質量品質提升示范區。
實施50個以上舊廠“工改工”類微改造項目,推動村鎮工業集聚區整治提升。
外貿強市
實施汽車出口促進措施,實現汽車出口“10萬+”目標,支持二手車出口業務。
森林城市
優化林長制體系,全面推進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八大工程”,完成森林提質增綠約23萬畝,提升水鳥生態廊道節點質量,建設森林步道200公里、古樹公園(鄉村)6個,發展森林康養業態。
教育
開展基礎教育強基提質“2+2+1”幫扶行動,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增加基礎教育公辦學位7萬個、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以上。
完成12所職業院校入駐廣州科教城,促進產教融合發展。
科技
落實高企“26條”,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加快冷泉生態系統、人類細胞譜系2個大科學裝置建設。
啟動實施“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
出臺科技成果轉化“1+N”政策,推進建設琶洲智數創新區、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和環中大、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不低于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以上
關鍵詞
“二次創業”再出發
錨定一個目標
把握三對關系
實施六大工程
大灣區“一點兩地”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
一軸兩岸、四片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