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謀新局:當好二次創業主攻手
  • 聽全文
  • 2024-02-20 09:42:33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市直有關單位一把手共商高質量發展大計

  “二次創業”再出發,共促廣州高質量發展,“局委辦”們在行動!2月19日,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和市商務局等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表態發言。新征程上,廣州鉚足干勁,推動各方面工作持續走前列、挑大梁,向高而攀、向新而進,奮力實現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

  錨定萬億投資目標不動搖,以項目之進聚發展之力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表示,將以新活力、硬實力和支撐力這“三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扛起擔當、展現作為。

李海洲

  “以深化改革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我們始終以對標最高、做到最好的決心,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產業發展排憂解難,為企業經營撐腰鼓勁。”李海洲說。如何以改革開放釋放新活力?錨定南沙開發開放,將對標國際自貿港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積極探索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新路徑,以開放倒逼改革,在科技成果轉化、跨境要素流動等領域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錨定營商環境改革,將牢固樹立“產業友好型”的營商環境理念,聚焦“降本增效”工作目標,推出新一輪“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硬措施,“一業一冊”建立“1+N”產業營商環境推介體系;錨定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將細化落實“民營經濟20條”,積極參與和引領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讓各位企業家在廣州安心經營、放心投資、潛心發展。

  硬實力如何鍛造?李海洲說,要以科技創新增強產業發展硬實力,始終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積蓄發展新勢能,支撐全市經濟增長不低于5%,力爭完成得更好。

  他還特別提到,廣州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頂層設計上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產業作戰圖,形成產業要素配置清單,構筑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尤其在空間載體上,將重點推動南沙、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大戰略平臺發展,奮力打造“向海而興、向空而強、向東而盛、樞紐賦能、產業集聚”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以項目建設提升城市能級量級支撐力。”李海洲表示,市發改委將始終錨定萬億投資目標不動搖,重點謀劃建設一批“打糧食”的產業項目和“強承載”的基礎設施項目,以項目之進聚發展之力。提升項目成熟度,聚焦1593個重點項目“攻城拔寨”、219個新開工項目集中攻堅。狠抓項目儲備度,圍繞“6+4”城市屬性和核心功能,立足“三脈”“三軸”“三核”城市發展格局,梳理形成適度超前建設項目清單,盡快把項目儲備度提高到150%以上。統籌項目優先度,積極爭取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通過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央預算內資金、盤活存量資產等多種手段籌措資金,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

  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爽:

  新增7萬個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建成逾萬個普通高中學位

  會上,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爽表示,廣州教育已錨定“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的目標,更好支撐和服務廣州高質量發展大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陳爽

  2024年,廣州將努力辦好更加公平的人民教育。“廣州將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學位供給,實施普通高中學位攻堅行動,增加基礎教育公辦學位7萬個,建成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以上。”陳爽介紹,廣州將繼續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支持越秀、南沙申報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深化高質量集團化辦學3.0版,力爭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農村學校、新建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100%納入教育集團。

  “廣州將努力辦好更高質量的人民教育。”陳爽介紹,為服務“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廣州將著力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強化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對接我市21條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優化專業布局結構,試點開展中高企協同的長學制培養,推進番職院創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支持廣醫“雙一流”建設、廣大新工科建設,支持港科大(廣州)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著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推動科技成果在地轉化,助力人才賦智、科技賦能。

  同時,廣州還將努力辦好更具活力的人民教育。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升教育治理服務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個性的學習體驗。推動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教育合作,進一步豐富國際教育資源供給,不斷增強廣州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

  超千億經費投入,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這個核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2024年研發經費投入超千億元,投入強度力爭突破3.5%,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更強有力支撐。”會上,市政協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今年廣州科技戰線將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王桂林

  王桂林說,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推動創新動力源“由弱到強”。加快建設“雙一流”高校,分層分類推動“2+2+N”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產業科技園、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強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創新。建強用好新型研發機構,打造“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創新樞紐。

  王桂林還表示,要完善成果轉化鏈條,推動產學研結合“由虛到實”。出臺科技成果轉化“1+N”政策,加快建設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琶洲智數創新區、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和環中大、環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完善“產業出題、科技答題、市場閱卷”的機制,形成企業為主體、需求為牽引、產學研深度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促進更多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王桂林說,要建強企業育成體系,推動創新主力軍“由有到精”。深入實施“高企26條”,建強全鏈條孵化載體,培育更多全球化布局、研發投入高、品高價優的科技龍頭企業。建立覆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并購重組投資的科技創新投資基金體系,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最后,王桂林指出,將優化人才成長生態,推動人才蓄水池“由淺到深”。深入實施“廣聚英才”人才工程,做實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點和海外高水平大學STEM博士驛站,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培育具有“院士基因”的青年科學家和“企業家基因”的創業者。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張建華:

  著力實施六大提升行動,力爭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

  會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張建華表示,新的一年里,廣州將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向高而攀、向新而進,進一步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著力實施“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大轉型”“大平臺”“大合作”六大提升行動,錨定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工業投資超1800億元的目標奮力拼搏,以工業經濟的“穩、進、立”,助力全市“二次創業”再出發。

張建華

  一是聚焦大產業,出臺實施一批“改革、開放、創新”的政策舉措。圍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系統謀劃重點產業發展方向,著力構筑新型工業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加快出臺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及特色工藝半導體、商業航天和船舶等政策規劃,推動《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條例》頒布實施。

  二是聚焦大項目,組織招引一批能“打糧食”的優質項目。實施工業投資躍升計劃,打好靶向招商、以商招商、以投促引“組合拳”,積極爭取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各類資金支持,推動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制造業項目落地、9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三是聚焦大企業,梯度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優化龍頭骨干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機制,推動700家以上企業“小升規”,推動國家級和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

  四是聚焦大轉型,建設一批“四化”標桿試點。實施“四化”平臺賦能專項行動,“一企一方案”推動100家工業企業實施“四化”改造,全方位、鏈條式、集群式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動5G網絡深度覆蓋和智慧燈桿建設,力爭累計建成10萬座5G基站。

  五是聚焦大平臺,建設一批特色標桿園區。按照“化零為整、成片連片、產業集聚、特色鮮明”思路,研究出臺“1+3”政策包,打造標桿工業園區特色突出、低效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村鎮工業集聚區整治提升的梯度分明的產業園區體系。

  六是聚焦大合作,促成一批多鏈融合的新商機。加快汽車、船舶、時尚消費品等優勢產業“出海”,打造廣州時尚發布平臺,助力企業走出去“搶訂單”“爭市場”。協同推動汽車運動主題產業基地落地,大力發展汽車賽事、泛汽車娛樂等產業,打造多樣化的創新汽車文化。推動成立粵港澳院士產業促進會,促進院士創新成果產業化,孵化培育一批優質項目,攻關企業共性關鍵性技術,推動高端創新資源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偉:

  全年計劃推進城市更新項目494個,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偉表示,將加快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三大工程”建設等重點任務,推動住建工作走前列、挑大梁,為穩定全市經濟大盤、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王宏偉

  城中村改造對于“再造新廣州”至關重要。“今年是城中村改造突破決戰之年,我們將滿弓勁發、奮戰全年,堅決打贏改造攻堅戰,以新空間新產業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年計劃推進城市更新項目49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00億元。”王宏偉表示。

  今年廣州城市更新具體如何部署?王宏偉在發言中表示,重點圍繞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城鄉建設提升功能品質三大方面。廣州將以城中村改造重塑產城空間,城市體檢先行,堅持“拆、治、興”并舉、“留、改、拆”并進,推動14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以城興產、以產聚人”,加快推進四大重點片區改造。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推進52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以舊廠房改造為契機,盤活低效空間,重點推進珠影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港、白云區林安物流園、黃埔魚珠木材市場等296個舊廠房改造項目,其中“工改工”類微改造項目69個。

  在城鄉建設提升功能品質方面,王宏偉表示,廣州將加快機場三期、綜合管廊、電力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完成投資376億元。康鷺片區將加快啟動區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和城市風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時尚創意中心及環中大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大會現場,王宏偉透露,今年廣州將加快住建行業數字化轉型,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列。此外,通過科技創新開辟新賽道,推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五年行動,打造國家級建筑產業園,建筑業總產值力爭實現8600億元。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全年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洪謙:

  今年社零額增長不低于5.5%,全力實現汽車出口“倍增”目標

  會上,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洪謙表示,新的一年,全市商務系統將激發內需主動力,搶抓外貿新增量,構筑招商引資“強磁場”,全年社零額增長不低于5.5%,批零住餐業占GDP比重不低于15%,外貿外資保穩提質,推動商務指標跑出“爭先進位”加速度。

洪謙

  在高標準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方面,洪謙提出,今年將更大力度激發消費“多因子”“快增量”。據介紹,為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發力”,廣州市商務系統將培育“產業型+流量型+服務型”3大消費體系,激發“會展之都”每年400多場展會的消費流、資金流,培育100家內外貿一體化試點企業,挖掘510家范圍遍及全球的專業市場的流量歸集,推動服裝、美妝等千億級產業“聚沙成塔”。此外,還將推動傳統商業+場景融合,突出數字化賦能,推出更多體驗式潮流式消費場景,推進“5+2+4”商圈規劃建設落地,確保太古聚龍灣等標志性商業載體按期建成開業。為實現線上線下“雙驅動”,廣州將發展新型消費,培育“國潮”消費,壯大“老字號”,推出廣州十大消費IP,打造30個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把國際購物節、國際美食節、直播電商節等品牌活動“串珠成鏈”、集鏈成市。

  在實現高能級國際經貿合作方面,廣州將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中,洪謙表示,要升級貨物貿易,推廣“外綜服+”新模式,夯實2000億跨境電商規模并繼續向上躍進,拓展中間品貿易,全力實現汽車出口“倍增”目標,支持希音等鏈主龍頭企業加快平臺化、數字化發展,加速鍛造百億級、千億級貿易領軍企業,提升我市外貿萬億級體量規模。同時,還要創新服務貿易,緊緊抓住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機遇,統籌用好用足130條開放政策,推動放寬專業服務、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準入限制。洪謙表示,廣州還將發展數字貿易,建設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建強三大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促進數字貿易產業“出圈”“出海”,用好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社交互聯網融合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在高水平招商引資方面,洪謙表示,今年將圍繞“招什么、怎么招、如何落”下好先手棋,在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上下功夫,在歐洲、中東等地開辟新資源,在帶動力強的新質生產力上挖項目,努力實現量穩質升。“市政府招商代表團和相關區的招商小分隊就將出發奔赴歐洲。”據洪謙介紹,廣州將今年將組織14個重點團組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介,加快搭建海外招商聯絡點,每月對接“投資廣州全球合伙人”,深耕重點產業鏈招商。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