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聚焦廣州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 聽全文
  • 2024-03-05 10:21:28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3月4日,中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記者對話汽車行業領軍人物: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和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兩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厚植新質生產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

  智能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 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突破口

  智能化是汽車行業下半場變革的焦點,在我國智能駕駛技術飛速發展、使用場景不斷拓寬時,馮興亞觀察到,立法進程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法律滯后帶來的弊端逐步顯現。對此,他建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機器駕駛人定義、責任承擔劃分等內容,先實現智能駕駛法律層面依據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并建議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駕駛專門法律。

  在新能源汽車生態布局闊步前行的同時,關鍵技術領域芯片產業仍舊存在“卡脖子”難題。馮興亞建議,攻克設計短板、提升制造能力、強化車端應用及完善應用配套等。為推動汽車產業加速出海,馮興亞提到,建議促進產業國際合作、統籌出口共性課題、優化出口監管機制、加強資訊及運力建設等,多舉措護航出海高質量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出口15萬輛、2030年實現50萬輛,讓更多國家的消費者能夠購買和享受廣汽制造的汽車。”馮興亞說。

  

馮興亞

  “堅定不移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將智能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突破口。”馮興亞強調,要以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廣汽集團將努力挑戰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10%的目標。”馮興亞提到,下一步,將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記者了解到,在驅動轉型新動能方面,廣汽集團將堅持電動化+智能化、混動化+智能化雙輪驅動發展路線,進一步擴大廣汽埃安的新能源領先優勢,實現廣汽傳祺向多能源化轉型;聚焦資源加大投入,加快綠色低碳、智能網聯等關鍵技術突破,并加快氫能、強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智能移動服務終端等前瞻技術研究,努力以顛覆性技術創新持續為新質生產力提供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探索讓無人駕駛車輛夜間自主尋樁充電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保有量高速增長,充電基礎設施保持高速增長。何小鵬指出,目前私人充電樁安裝率總體偏低,公共充電站普遍承受更高的補能壓力,并且與電網尖峰時段高度重疊,由此帶來的充電時間增加、補能成本上漲等影響,顯著削弱了用戶體驗。而與白天使用緊張不同,公共充電設備夜間大范圍空置。

  

何小鵬

  “建議探索設立限定場景下低速無人駕駛的政策法規,開展夜間低速無人駕駛+補能試點應用,實現無人駕駛夜間自主尋樁充電,從‘人找樁’到‘車找樁’,將用電負荷從日間高峰期規模化遷移至夜間低谷期,可有望顯著改善日間高峰期的供需矛盾,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利用率。”何小鵬補充道,將充電從主動行為轉變為自動化漫游式服務,從而形成電網、用戶、充電站運營商、車企多贏格局。

  城市道路上車水馬龍,低空中幾輛“汽車”飛行而過,這樣的場景正邁入現實。當前,飛行汽車作為先進智能的交通工具,正成為各國爭相涌入的熱點科創領域。何小鵬指出,飛行汽車作為全新物種,與之對應的產品法規及認證效率,無法滿足當前迫切的市場需求;現行通用航空運行體系限制多、流程繁瑣,無法兼容新一代飛行汽車規模化應用的需求。同時,飛行汽車投入使用所需的起降場、試飛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飛行汽車在實現商業化之前,需要政策給予大力支持。”何小鵬建議,首先,要加快開展飛行汽車頂層設計與規劃,在產品管理、產品認證等方面做好前瞻性頂層規劃。“加速低空空域開放,提升空域資源利用率;并建立統一的監管指揮平臺及低空空域管理體系,以適應低空飛行活動多樣化、規模化的運行與發展需求。”何小鵬說。

  廣州實踐

  夯實“萬億智車之城”新增量

  2023年,廣州汽車產量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位。全國每生產約10輛汽車中,就有一輛“廣州造”。

  為什么廣州汽車可以?從大格局看,廣州汽車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將智能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突破口。以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從細微入手,廣州汽車正在進行智能網聯新能源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為進一步擴大規模夯實基礎。

  外拓內聯,廣州汽車產業結構更優、技術布局更為合理。產業結構方面,2023年,廣州汽車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三強鼎立。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接近30%,新能源汽車實現“65萬輛+”,汽車出口在廣汽全年7.2萬輛帶動下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技術布局方面,2023年,以廣汽、小鵬為代表,廣州汽車加快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氫能、飛行器、智能移動服務終端等前瞻技術研究。

  截至2023年底,廣州汽車產業已形成以12家整車制造為核心、1200多家零部件企業聚集、初創型企業不斷孕育、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的完整產業鏈。廣州在汽車領域還擁有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程中心、1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以此為新起點,廣州正在全力打造“萬億智車之城”,即到2025年,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核心,力爭實現500萬輛產能,整車與零部件產值比例達到1∶0.5;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

  2024年,全力提振銷量同時,廣州汽車正在積極布局全球市場、深化新能源事業版圖、加快智能化進程,并推進產業鏈協同發展。以廣汽、東風日產、小鵬汽車為例,三家企業在產品、生產、研發、測試、營銷、服務等方面各有所長,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整車出口、核心零部件等方面有較大合作空間。

  在汽車出口“大航海時代”,廣州汽車出口將實行“整車出口”和“現地化”運營兩條腿走路。也由此,廣州南沙汽車碼頭有望成為全球性汽車進出口樞紐。

  2023年,在南沙城市道路上,還可以看到正在開展的Robotaxi商業化運營車隊。這只是第一步,未來,廣州汽車正在構建飛行汽車+Robotaxi的立體出行解決方案,進一步帶動上中下游產業鏈,打造“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鏈條立體出行服務。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