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
中央黨校教授王小廣:
建立高質量發展的內生機制
新質生產力體現著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新”和“高”囊括了其兩大特點,“新”即創新和更新,也就是技術和生產方式或模式實現新突破;“高”即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具有理論意義,在戰略與實踐上也具有重大意義。新質生產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是形成新的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大戰略舉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適應需求升級的需要,以實現從“有沒有”到“好優精”的重要轉變。
供給端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是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其關鍵又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使新質生產力主導經濟與社會發展,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的一個原因就是近幾年我國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新質生產力還未形成大氣候,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堵點,科技自立自強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還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關口突破”。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突破階段的戰略手段,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在戰略上予以高度重視,擺脫傳統發展方式與路徑,以創新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實現生產力的戰略性躍升。同時,要掌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規律,建立高質量發展的內生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和風險投資的成功率。
市委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仙鳳: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做到三個結合
頂層設計要與地方實踐相結合。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地區差異明顯。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意識,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區位特色優勢與功能定位,制定新質生產力中長期發展規劃,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優化空間布局,推動協同發展。同時也要因地制宜,注重地方探索,鼓勵地方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比較優勢,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推動不同產業或產業鏈不同環節創新發展,從而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良性發展態勢。
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勞動、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和資本等要素的優化組合,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同時還要關注其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發展。
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結合。產業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底層邏輯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而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因此,在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同時,必須努力推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調發展。
2023年12月12日,在廣汽埃安智能生態第一工廠南面,一座建筑外立面以白色為主色調的工廠建成投產,比最初規劃提前四個月。隨后,這座工廠的第一批產品便經過小型物流車,運送到僅一墻之隔的廣汽埃安智能生態第一工廠生產線,實現裝車,進行大規模裝車前的一系列測試。該工廠名為“因湃”,投產之后,廣州新能源汽車實現動力電池“自研自產”,產業鏈進一步可控,瞄準“萬億智車”之城,邁出一大步。 根據規劃,第一工廠之后,因湃還將建設第二工廠。
因湃電池工廠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