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首批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全國39個城市榜上有名,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成功入選。
根據試點工作安排,工信部將支持試點城市圍繞大眾消費、工業制造和融合創新三個領域,結合當地北斗產業基礎、城市發展特點和建設情況,開展為期2年的試點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滲透率,促進北斗設備和應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級換代。同時,試點城市將通過“北斗+”“+北斗”與區域特色、產業基礎相融合,持續開展北斗特色和創新應用,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形態,構建新的產業鏈。
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運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備定位、導航、授時全球服務能力,當前北斗規模應用已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關鍵階段。為積極搶抓北斗產業發展機遇,今年4月,《廣州市關于加快打造北斗產業生態城的實施意見》發布,提出力爭2026年底產業規模達600億元,其中核心產值120億元,關聯產值480億元,整體發展水平保持先進行列。
該《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廣州布局北斗產業的發展目標就是力爭通過2~3年時間,突破一批“北斗+”融合應用技術,研發一批廣州北斗名品,升級一批北斗產業基地,形成一批重點領域典型應用示范場景,引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成為全國重要的北斗創新成果轉化地、產業發展集聚地和規模應用示范地。
為此,廣州將重點實施四大類共10項任務,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北斗產業生態、推進北斗規模應用、強化產業支撐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全市北斗產業加快發展。同時,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加強宣傳推廣等三條措施,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各有側重、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本月,《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正式印發。其中就提及,發揮北斗應用場景帶動作用,發展壯大北斗全產業鏈。導航方面,依托高精度位置服務體系,帶動北斗終端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移動通信、氣象探測等領域規模化應用。在具體布局上,打造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珠海、陽江等地為支點,全省協同發展的商業航天產業空間布局。廣州、深圳打造從火箭、衛星、地面站、終端設備到應用的全覆蓋產業鏈,建設若干特色產業園區,支持廣州打造北斗產業生態城。珠海等地重點推動終端設備制造、衛星運營、衛星應用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