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500強上榜企業數中國首超美國 大灣區20企業上榜
北京時間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名單。榜單出現了一個歷史性的變化——中國129家企業入榜,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名)。
廣州有3家企業上榜,分別為南方電網(111名)、廣汽集團(189名)、雪松控股(301名)。值得注意的是,廣汽集團和雪松控股的排名具有大幅提升,廣汽集團前進了13名,雪松控股則躍升60位。
梳理榜單,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0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其中,珠三角共有13家企業入圍,香港有7家企業入圍。
129家中國公司上榜首超美企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發展水平的權威榜單,是反映世界知名企業實力、規模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從今年的榜單上看,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29家來自中國,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名)。如果不計算中國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大陸企業(包括中國香港企業)達到119家,與美國數量旗鼓相當。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13家,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中車集團、青山控股集團、金川集團、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華夏保險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小米集團、海亮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臺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備受關注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第414名)和小米集團(第468名)均為首次上榜。而成立9年的小米則是2019年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公司。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碧桂園,躍升176位。此外,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都來自中國大陸,除了碧桂園外,其余五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18名)、陽光龍凈集團(上升96名)、騰訊(上升94名)、蘇寧易購集團(上升94名)、中國恒大(上升92名)。
大灣區有20家企業成功登榜
梳理榜單,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0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其中,珠三角共有13家企業入圍,香港有7家企業入圍。
名單為——
平安保險(29名、深圳)、華為(61名、深圳)、中國華潤(80名、香港)、南方電網(111名、廣州)、正威國際(119名、深圳)、恒大集團(138名、深圳)、碧桂園(177名、佛山)、招商銀行(188名、深圳)、廣汽集團(189名、廣州)、聯想(212名、香港)、騰訊(237名、深圳)、招商局(244名、香港)、萬科企業(254名、深圳)、怡和集團(280名、香港)、雪松控股(301名、廣州)、美的集團(312名、佛山)、長江和記實業(352名、香港)、友邦保險集團(388名、香港)、珠海格力電器(414名、珠海)、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451名、香港)。
2005年廣州首次“打榜”成功,打破這個“0”的是總部設在廣州的南方電網公司。2013年,南方電網不再是榜單里的“廣州獨苗”,廣汽集團2013年首度登榜,至今已連續第六年榜上有名。2016年,恒大集團以廣州民企身份進入世界500強。2018年雪松晉身世界500強“新貴”,成為當下廣州民企的“領跑者”。
廣州上榜企業排位持續躍升
廣州有3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名單,廣州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特有的區位優勢,為企業的快速成長提供了發展土壤。
其中,廣汽集團位居第189名,首次進入前200位,比去年排名上升13位。自2013年首度入圍至今,廣汽集團已連續第七年榜上有名,且排名屢創新高。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上半年終端銷量實現逆勢增長,終端累計銷售汽車102.28萬輛,同比增長6.79%。同時面對新趨勢,廣汽集團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移動出行領域,加快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向移動生活價值創造者的轉變。
廣汽集團方面表示,爭取在2027年即集團成立30周年之際,進入世界企業100強,在2037年即集團成立40周年之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雪松控股的提升引人注目。作為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民營企業,它以406億美元(約合2688億元人民幣)營收位列第301位,排名比2018年首次上榜世界500強時,大幅躍升60位。
記者了解到,雪松控股的核心主業是大宗商品產業,近年來“走出去”步伐加快,在全球范圍內拓展上下游產業鏈,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金、銅、鐵、煤等豐富的礦產資源,業務遍布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分支機構覆蓋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每5家上榜企業就有3家在穗投資
一個城市有多少世界500強企業,有多少世界500強企業在選擇落地投資,直接反映城市總部經濟的實力,也折射城市對于一流企業的吸引力。廣州有著對世界500強的強聚能力——截至2018年底,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州投資1017個項目,其中超過120家在廣州設立總部機構。
也就是說,每5家世界500強企業就有3家在穗投資,每4家就有1家在廣州設有總部或總部型機構,后者是含金量更高的指標。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千年商都”廣州早早向世界敞開了開放的大門。1984年,美國莫里斯公司在廣州開發區設立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由此拉開了大型跨國公司落子廣州的序幕。
從那以后,跨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至沓來,寶潔、殼牌、本田、豐田、日立、LG、GE、思科、富士康、蘇黎世保險……這些全球性企業開始在廣州謀篇布局。
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廣州形成了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主體、眾多總部型企業星火閃爍的總部經濟新格局。這些總部企業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資本效應和人才效應,為廣州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強大的動能。
梳理世界500強鐘愛的廣州“坐標”,天河區和黃埔區站在第一梯隊上。兩區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全市占比較高,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143家世界五百強有191個項目設立在天河CBD,其中跨國公司總部13家,境內500強企業20家。
截至今年4月,黃埔區吸引了來自全球179個世界500強項目。今年,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繼續瞄準世界500強、總部經濟產業,廣泛延攬重點企業投資項目,掀起新一輪招商熱潮。黃埔區開創大道沿線,已成為廣州東部重要的總部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