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標準 就叫“廣州標準”
  • 聽全文
  • 2020-09-17 10:22:42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仲裁委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互聯網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蘇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互聯網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總結經驗、勇于創新,制定了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標準。9月10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啟用儀式上,廣州仲裁委正式發布《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

  “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法律事務的規則競爭、制度競爭,充分展現中國智慧,力爭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仲裁機構。”9月16日,廣州仲裁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州標準”的支持認可情況及2020年以來的工作進展。

  香港聯合調解專線辦事處主席蕭詠儀女士和澳門仲裁協會會長、大律師郭穎玫女士今年以遠程庭審的方式審理了一宗爭議金額超過13億元的國際商事仲裁案件,她們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分享了以“廣州標準”進行遠程庭審的感受和體驗。

  深耕互聯網仲裁 創新制定“廣州標準”

  作為傳統民商事糾紛解決機制,仲裁的無地域性原是其相對于訴訟的一大優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員流動限制,反而成為制約仲裁發揮糾紛解決功能的重要因素。

  以廣州仲裁委為例,其受理的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均為廣州企業或居民的不足三成,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外地甚至外國的則占到七成以上,現場立案和開庭不僅不便,而且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如何突破空間阻隔,既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又能迅速解決糾紛?以廣州仲裁委為代表,海內外仲裁界給出了幾乎一致的答案——互聯網仲裁。

  “廣州仲裁委率先探索并完善遠程庭審等做法,符合拓展運用互聯網技術的時代大勢,極大便利了當事人和仲裁員。”民法學家王利明教授表示,遠程庭審非接觸式的特性實現了不見面、不打烊,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及時解決糾紛,有力支持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早在2015年,廣州仲裁委就率先建立適用于互聯網糾紛的第一代網絡仲裁平臺。在發展中,廣州仲裁委注意到,由于互聯網去中心化的特征和立法層面的缺位,仲裁界在互聯網仲裁方面還遠未達成共識,仍有很大的合作協同空間。

  新加坡海事仲裁院主席趙錫燊(Chao Hick Tin)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讓我們認識到以遠程和線上方式解決爭端的重要性以及制定互聯網仲裁標準的必要性。”

  為了互聯網仲裁的長遠發展,以及互聯網仲裁裁決在不同法域的順暢承認和執行,制定共同認可的標準至關重要。這一次,廣州仲裁委仍然走在了前面。

  作為國內首家推行互聯網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在2019年10月啟用了全新優化升級后的互聯網“云仲裁”平臺,新系統集網上立案、遠程庭審、區塊鏈存證、批量智審于一身,純線上案件平均結案時間僅20多天,目前沒有一宗案件被法院撤銷或不予執行。同時,開啟了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的制定與實踐。?????

  作為研究制定互聯網仲裁“廣州標準”的智囊,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告訴記者,各仲裁機構在互聯網仲裁的軟硬件要求、程序設計、電子證據認證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不同法域、甚至我國不同地區的法院,在進行互聯網仲裁案件的司法審查時也有理解不同的情況。

  廣州仲裁委遂以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為技術支持,制定了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標準。目前已經發布的是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的第一部分——“開庭庭審標準”,后續的證據認證、仲裁程序等標準已在研究制定過程中。

  春節以來,廣州仲裁委受理案件12397宗,同比增長50.1%,其中近三分之一是通過網上立案的。遠程庭審處理案件460多宗,爭議金額超32億元。這些案件均是遵照“廣州標準”開庭,“廣州標準”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修正和完善。

  “廣州標準”制定后得到了境內外多家仲裁機構的支持和認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內地仲裁機構以及來自新加坡、韓國、匈牙利、埃及、南非、泰國、墨西哥、伊朗、巴西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與廣州仲裁委達成合作備忘錄,愿意共同認可和推廣“廣州標準”。

  優化完善“廣州模式” 積極服務國家戰略

  2019年11月20日,在完成全球首宗中柬當事人之間的商事仲裁跨國遠程庭審后,廣州仲裁委不斷打磨提升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力求構建全業務、全時空的仲裁法律服務網絡。

  今年4月,廣州仲裁委東莞分會用遠程視頻庭審、“云仲裁”助力臺資企業“云調解”的事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6-8月,廣州仲裁委受理的中國臺灣地區當事人的案件同比翻倍。

  據了解,廣州仲裁委近年來一直注重吸納優質的仲裁服務資源,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加強與港澳的仲裁機構和協會合作,整合粵港澳法律服務資源,積極將“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轉變成為“一帶一路”參與國提供優質仲裁服務的優勢,實現了與“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效對接。

  目前,利用互聯網仲裁跨越地域和時區限制的優勢,調用國內外的高端專業資源為商事仲裁服務,已經是廣州仲裁委的常態。

  “廣州仲裁委積極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國際商事仲裁中,率先實現跨國遠程庭審,有效地為‘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唐力評價道。

  增強公信力、競爭力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

  仲裁作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國家對外開放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廣州仲裁委著力增強廣州仲裁公信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積極發揮仲裁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廣州仲裁委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廣州仲裁委借助遠程庭審,穩步推進國際化發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廣州仲裁委受理涉外案件的數量為186件。

  隨著“廣州標準”的推廣,廣州仲裁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均在提升,從2019年8月到今年8月受理涉外案件276件,同比增長了48.3%。其中,涉“一帶一路”國家的案件占了八成。境外仲裁機構的認可也帶來了境外仲裁員的認可,今年參與案件審理的境外仲裁員是去年同期的四倍。目前,廣州仲裁委處理涉外仲裁案件的當事人已遍布六大洲。

  “未來我們將以推動互聯網仲裁規范發展為契機,秉承全球首次試水商事仲裁跨國遠程庭審的創新精神,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力爭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仲裁機構,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法律事務的規則競爭、制度競爭,充分展現中國智慧,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廣州仲裁委負責人表示。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