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是收獲的季節。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殷殷重托,催人奮進。兩年來,廣州人民激情滿懷,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砥礪前行,奮力書寫廣州新答卷。
南沙港區四期、白云國際機場三期、廣交會四期等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樂金顯示、百濟神州、粵芯芯片等大項目紛紛投產;營商環境改革持續發力,今年上半年市場主體逆勢增長13%……兩年來,廣州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大學習”中明使命明責任明方向,深入思考廣州“老”的經典魅力與“新”的時代活力;在“深調研”中找問題找對策找突破;在“真落實”中打基礎育新機開新局,把發展藍圖細化為任務書、施工圖,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老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廣州大學城是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組成部分,圖為坐落于大學城的廣東科學中心。
搶抓機遇 煥發活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風云變幻的時代大潮中,應時而變,搶抓機遇,方能成功。
新機遇,是時代賦予廣州的新使命,也是廣州自身發展所需。兩年來,廣州搶抓歷史機遇,緊扣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統籌推進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廣州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力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全局,不斷深化穗港澳務實合作,全面落實“灣區通”工程。
——以高水平的“雙城”聯動助推“雙區”高質量發展。廣州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全面加強與深圳對接協作,全方位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廣深兩市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實現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以“一核一帶一區”為重要抓手,構建區域新發展格局。廣州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更好服務全省各區域優勢互補、差異化協調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僅今年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穗實際投資增長70%。“讀懂中國”、從都國際論壇、世界港口大會等國際會議成功舉辦,國際交往中心功能進一步增強。廣州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9月6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廣州在多項指標上排名靠前,已是中國名副其實的“超一線”城市,能與世界級城市比肩。這也意味著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不斷增強,發展的后勁更足了,活力更強了。
改革創新 攻堅克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東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經驗,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以改革促發展、解難題,向開放要動力、添活力,仍是廣州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接續奮斗、出新出彩的關鍵一招。
兩年來,廣州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城市發展難題。商事制度改革、河長制湖長制、家庭醫生服務等13項改革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表彰。承接國家和省部署的改革試點255項,在營商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重點民生領域改革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每一次成功探索,都是改革紅利的再一次釋放。2200多年的老城市,處處可見新氣象新面貌,新活力新動能不斷顯現,推動實現“四個出新出彩”。
——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廣州充分利用特大城市經濟規模、創新帶動、人才集聚、交通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先進制造業強市。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數連續兩年居全國城市第一;樂金顯示、百濟神州、粵芯芯片等大項目紛紛投產,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經濟加快壯大成為新支柱,形成4個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南沙港區四期、白云國際機場三期開工,加快建設5G商用試點城市,國際航空、航運、鐵路、信息樞紐能級越來越強。
——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彰顯紅色文化主基調,連片打造紅色文化主題區域,在全國率先完成紅色資源普查;永慶坊二期活化開放,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嶺南文化新魅力;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文化供給,提前完成每8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目標;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裝備制造業全國領先,舞臺燈光、音響產值約占全國一半。
——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突出高端專業服務業引領帶動功能,國際商貿中心功能持續強化。夜間經濟、直播帶貨紅紅火火,跨境電商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千億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從2017年的37位上升到21位。兩年新增總部企業108家。
——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圍繞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先后實施營商環境1.0、2.0、3.0改革,不斷自我加碼、自尋問題,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營商環境排名中居全國第一。打造“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政務服務指標排名全國第一。提升“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發展環境,民營市場主體突破200萬戶。
黨建引領 實干擔當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實踐證明,始終堅定不移地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廣州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也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心中有信仰,奮斗有力量。兩年來,廣州扎實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100%行政村黨組織書記實現“四個一肩挑”,26萬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并參加服務。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廣大黨員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被進一步激發,黨建引領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老城市煥發出新活力,最終也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兩年來,廣州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發展成果惠及老百姓,大力提升民生幸福感。城市更新大力推進,小區微改造、拆違治污讓生活環境更美了;恩寧路、永慶坊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提升,讓老西關透出了青春氣息;長者飯堂全覆蓋,讓老有所養;增加優質學位,讓學有優教……老城市新活力,檢驗的正是不忘初心的實干篤行和使命擔當。
牢記囑托,不負使命。700多個日子,廣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用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腳踏實地的行動,書寫著老城市新活力的廣州答卷。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站在新的時間節點,我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讓廣州這座老城市煥發新活力,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