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舊村微改“火了” 老城更新“活了”
  • 聽全文
  • 2020-10-15 09:48:14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近期,廣州的北京路,這條記載著幾代人青春記憶的老街在改造中露出了嶄新的容顏,車水馬龍中,古風古韻的街道煥發了新的光彩。漫步廣州街頭,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這座古城的各個角落,都在講述著更新的故事。

  留住城市的記憶,讓未來的城市“活”起來,廣州深化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提高城市發展質量,注意保護好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高標準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先行先試,在全國超大城市率先探索統籌推進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三舊”改造、村級工業園、專業批發市場、中心城區物流園“三園”轉型、違法建設、黑臭水體、“散亂污”場所“三亂”整治,出臺城市更新“1+1+N”政策體系,千方百計解決城市“老大難”問題。而在未來,這份答卷更值得期待。

  突破“天花板” 盤活發展空間

  特大城市,土地資源開發趨于飽和。而廣州的城市更新就突破了土地資源的“天花板”,盤活大量存量土地,為城市發展撬動巨大的內需空間。

  位于天河區的棠下村,曾經的村集體物業,變身互聯網企業集聚的眾創空間。智匯PARK園區不但吸引了80余家文娛科創企業進駐,帶動了3000多人的就業,還憑借極具特色的“港風”街區,成為棠下街又一個“網紅”。原本沒有生機的村集體物業,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樣的例子,在廣州不勝枚舉,白云設計之都,騰出83萬平方米連片發展空間,吸引建筑設計、芯片設計、時尚設計產業集聚,村集體物業租金提升3倍,營收將由改造前的5000萬元提升至超百億元。海珠同創匯通過“微改造”打造服裝、設計、時尚主題的現代化園區,村民租金收入由10-20元/平方米提升至40-60元/平方米,營收由改造前的100萬元提升至10億元。

  據統計,廣州市在城市更新中,盤活存量用地55平方公里,為城市進一步發展騰出了寶貴的土地空間。拆除違法建設1.28億平方米,約為2017年的11.4倍;完成“三舊”改造9.3平方公里,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10.8平方公里;優化了城區功能,轉型疏解專業市場149個,清理低端物流園區48家,整治“散亂污”場所5.5萬個,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深度融合。

  優化人居環境 老西關添活力

  “想感受最純正的西關風情,就去永慶坊!”古老的嶺南風味就隱藏在荔灣區的這一條古老的街區內,經過幾年的微改造,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也不再需要為年久失修的房屋擔心,這里沒有丟掉原本的老街市井氣息,還與現代文創融合,重現了當年“未識廣州、先聞西關”的風采。

  除了為城市釋放了內需空間,城市更新也為市民打造了更宜居的社區和生活環境,為城市保留了歷史文脈,讓人們得以安放珍貴的“鄉愁”。補民生短板、強生活弱項,城市更新就是要解決老城市的“老問題”,廣州城市面貌的嶄新變化有目共睹,綜合功能日趨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

  廣州市住建局將2000年之前建成的存在功能配套不全、建設標準不高、基礎設施老化、人居環境較差等問題的779個老舊小區、約3.17萬幢樓,納入老舊小區微改造計劃。截至2020年8月底已完成431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兩年來,廣州新增公共服務配套設施1.5萬個、綠化面積510多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城鄉公廁4079座,老舊小區微改造惠及49萬戶157萬人。

  云山珠水煥新 城市還景于民

  沙坑涌緩緩流過大源村,昔日黑臭的河涌不見蹤影,如今的溪水清澈見底,清風徐來,涌邊嬉戲玩耍的孩童和乘涼的老人,仿佛讓上了年紀的村民看到了幾十年前在溪水中摸魚捉蝦的景象。

  城市更新讓廣州的生態環境更上一層樓。據了解,廣州推動“三亂”整治,促進生態修復。通過綜合運用舉報、專業巡查、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等方式,多維治理違法建設、黑臭水體、“散亂污”場所,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還綠于民,還景于民,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

  2019年初廣州提出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以來,國家督辦的147條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廣州治水的案例,也正式參評“第十二屆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海珠濕地三期建成開園,新增濕地面積2620畝、總面積達8130畝。在一年半時間里,已經拆除白云山整治范圍內違法建設和影響景觀建筑72.93萬平方米,完成復綠面積10.76萬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建成開放空中綠道6.2公里,保護修繕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332個。

  成績單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兩年來盤活存量用地55平方公里,拆除違法建設1.28億平方米、約為2017年的11.4倍,完成“三舊”改造9.3平方公里,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10.8平方公里;轉型疏解專業市場149個,清理低端物流園區48家,整治“散亂污”場所5.5萬個。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新增公共服務配套設施1.5萬個、綠化面積510多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城鄉公廁4079座,老舊小區微改造惠及49萬戶157萬人,妥善解決7.11萬畝歷史留用地兌現難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加裝電梯規劃審批8209宗,已建成投入使用共5716臺,審批和建成總數居全國首位,累計惠及市民70余萬人。

  優化云山珠水景觀

  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均實現消除黑臭,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100%。

  白云山景區及周邊拆除違法建設72.93萬平方米,完成“一門一策”17個門崗規劃,推進6個主要進山通道及5個主要門崗建設,建成開放空中云道串聯8大城市公園,實現6.2公里綠色路徑全線貫通。

  保護修繕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332個。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