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仲裁委進入前三
公信力是商事仲裁機構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4月13日,全球首份“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及公信力排行榜出爐,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廣州仲裁委員會位列前三位。
隨著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商事主體選擇仲裁化解糾紛。為給商事主體選擇仲裁機構提供科學參考,英國杜倫大學國際爭端解決研究所研究制定并發布了“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并與華南理工大學法治經濟與法治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這份排行榜。
元宇宙仲裁庭審場景
回應國際經貿需求
助力區域仲裁規則對接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力合作,讓“一帶一路”從愿景變實景,逐漸成為全球經貿與投資合作的重要推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對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國際經貿活動的有序恢復,過去三年疫情引起的商事糾紛和逐步恢復的經濟活動產生的新糾紛形成了對糾紛化解的巨大需求。商事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商事糾紛解決首選機制,在化解國際商事糾紛、促進世界經貿往來、優化國際營商環境、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此次,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報告及公信力排行榜的發布,有助于提升區域仲裁機構間合作競爭意識和專業化水平,以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爭端解決機制,互鑒和完善區域間仲裁機構規則對接和統一,為區域間經貿合作和糾紛解決建議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創新權威評估體系
內地僅兩家仲裁機構入選
據了解,此次“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的特點一方面體現在背景之“新”,順應世界局勢和經濟發展趨勢,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進行全面評估;另一方面體現在評價方法之“新”,設計三重指標和權重體系,采用國際化多主體評價方法,結合個案評估與統計數據判斷兩種方式對參評的國際仲裁機構做出綜合性評價。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仲裁機構接近200個,各國法律制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一帶一路”沿線仲裁機構多樣化的分布特點,本次公信力排行在篩選時,通過廣泛考察、精細分析和專家論證的方式選擇了更具有代表性的38家“一帶一路”沿線國際仲裁機構參與評估。
其中,考慮到長三角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對“一帶一路”的獨特意義,本次在中國內地選擇了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廣州仲裁委員會分別代表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重要經濟發展區域的仲裁發展水平。
杜倫大學國際爭端解決研究所所長陳磊教授表示,國際仲裁機構公信力評價體系是本次公信力評估的核心。評價體系以公信力關聯原則的內涵與外延為出發點,將與國際仲裁機構的公信力最密切相關的公正性、專業度、服務水平、國際化和仲裁推廣五個方面作為一級指標,以此細化二級和三級指標,并分別賦予權重指數。總體框架包含5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55個三級指標評價要素及權重指數。
此外,由國際知名仲裁專家、律師和法官作為評估主體,從多角度多立場考量國際仲裁機構的公信力,從而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而且在主體選擇上兼顧國內國外知名的仲裁專業人士,保障評價的國際性、多元性和公正性,從而保證結果的權威性和認可性。
解讀前三位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各有優勢
“廣仲”進入世界頭部仲裁機構前列
本次參評的仲裁機構共38家,亞洲21家、歐洲8家、美洲4家、非洲4家、大洋洲1家。根據評估結果得出的公信力排行榜顯示,所有仲裁機構的平均得分為6.68分,最高得分8.99分,最低為5.49分,其中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廣州仲裁委員會名列前三位。
NO.1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全球三大首選仲裁機構之一
作為世界領先的爭議解決機構之一,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供專業的仲裁、調解與域名爭議解決服務,并輔之以最先進的庭審設施。根據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和White & Case聯合發布的2021年國際仲裁調查報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被評選為全球三大首選仲裁機構之一。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在2014年和2021年均獲得了《全球仲裁評論》的最佳創新獎。
NO.2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為復雜國際爭端提供程序框架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自1991年成立以來,在為全球商事主體提供一流的仲裁服務方面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該中心仲裁規則為解決來自不同法域的復雜國際爭端提供了一個先進的程序框架,同時擁有一個由來自40多個法域的500余名仲裁員組成的國際小組,其中100余人在能源、工程、采購和建筑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為全球商事主體提供了具有高效、富有成本競爭力的案件管理服務。
NO.3 廣州仲裁委員會:
引領世界互聯網仲裁發展 積極提升國際話語權
廣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廣仲”)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于1995年8月29日正式組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頒布后首批7個試點城市最早設立的民商事仲裁機構之一。
近年來,“廣仲”會積極探索仲裁現代化的“廣州路徑”,推動仲裁國際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引領了世界互聯網仲裁的發展。
2020年,“廣仲”制定并發布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即“廣州標準”),入選國務院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獲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官網推介。
2021年,“廣仲”上線全球首個APEC-ODR平臺,向世界展示網上爭議解決機制。2022年5月,APEC-ODR平臺被亞太經合組織列為全球三大官方合作方之一,“廣仲”也成為21個APEC經濟體中唯一獲此推薦的中國內地城市仲裁機構。當月,首宗通過APEC官網鏈接提交至“廣仲”平臺的仲裁案件,用時不到7天即調解結案,再次刷新ODR平臺高效辦案的“廣州速度”。“廣仲”在一年內三次作為內地城市仲裁機構唯一代表參加APEC-ODR研討會,向全球介紹“廣仲”經驗,提升我國仲裁國際話語權。
2022年8月,“廣仲”又發布“廣州標準(二)”,針對性破解了互聯網仲裁中身份識別與電子送達兩大難點,引領國際互聯網仲裁規范化發展。目前,“廣州標準”已先后獲得150余家境內仲裁機構以及涉我國港澳臺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歐美主要經濟體等40余家境外仲裁機構的認可推廣。
2022年,“廣仲”創設有效銜接域外規則的“3+N”庭審模式,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批“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仲裁機構,ODR平臺解決涉外糾紛案例入選司法部年度仲裁工作指導案例,全國僅三例;設立全球首個元宇宙仲裁院,上線全球首個智能機器人“云小仲”,探索仲裁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新賽道。
近三年來,“廣仲”案件受理量連續位居全國首位也是全球首位,撤裁數年均不到兩件,案件總標的額增幅超過一倍,達到640億元,進入世界頭部仲裁機構的前列;涉外案件增長也翻了一番,2022年躍居全國城市仲裁機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