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獲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稱號
7月8日是第一個全國自然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林學會、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廣東省林業局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在廣州拉開帷幕。大會首次公布了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和活力城市名單,北京、廣東獲得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稱號,武漢、廣州獲得全國自然教育活力城市稱號。在中山大學南校園舉辦的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培震進行了主旨演講。
作為全國自然教育界的一場盛宴,2023中國自然教育大會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中的自然教育”為主題,通過“1+6+N”的方式,設置1個主會場、6個分會場和N個平行分論壇,并通過研討會、嘉年華、音樂會、自然樂跑、青年說、自然教育市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等形式多樣的自然教育活動,共同推動中國自然教育工作。
據悉,大會主會場首次落戶廣東廣州。大會期間,在中山大學南校園主會場、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分會場均設置了自然教育展區,共80個攤位聯動展出,市民可免費報名,打卡集章兌換禮品,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引導廣泛群眾參與體驗自然活動。
除了廣州主會場外,本次大會還在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韶關、肇慶等地設置了6個分會場,北京市園林綠化宣傳中心、上海市林學會、深圳紅樹林基金會、寧波市金洲鎮人民政府、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圍繞不同主題同步舉辦自然教育分論壇和研討會。
大會還設置了20個平行分論壇,為大家呈現一場自然教育和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森林療養、動物園、生物多樣性、國家公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成效評估、志愿者隊伍、機構發展、文創產品、品牌傳播、城市公共空間等激烈碰撞的饕餮盛宴。
大會首次發布《2023-2035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結合我國自然資源稟賦、自然保護地類型與分布,以及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經濟發展狀況等,充分利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動植物園等自然教育場域,在全國打造10000個高標準的自然教育示范點。
大會還發布了《2022中國自然教育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全網檢索自然教育機構數量為15570家,機構數量最多為華東地區,其次為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擁有自然教育機構最多的省份為廣東省、北京市。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廣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自然教育工作,形成了百家爭鳴、多層次全方位的自然教育體系,是全國自然教育發展水平最高、參與人數最多、自然教育組織培育最發達、區域影響力最廣的城市之一。廣州市現有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19家、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3家,是廣東省擁有自然教育基地數量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