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水利部景區辦公布了2023年度國家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名單。其中,增城增江畫廊水利風景區成功入選,成為廣東省唯一上榜的景區。
該名單經景區申報、省廳(流域)推薦、專家初審、征求意見、公眾投票、實地核實、專家復審等程序,結合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和水庫型、河湖型、灌區型、水土保持型等不同景區類型特點,由水利部景區辦從各地推薦的46個案例中遴選出了23個景區的典型經驗做法,納入國家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庫。
增江畫廊水利風景區位于廣州市增城區增江東、西兩岸,延伸景觀為上游派潭田園生態景觀、溫泉區和白水寨瀑布多個景觀,類型包括濕地、自然河湖以及城市河湖三種,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達95%,水質為Ⅱ類。
增城增江畫廊水利風景區(資料圖片)
2011年,增江畫廊水利風景區被水利部認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該水利風景區整合了兩岸自荔湖初溪水利樞紐工程至正果湖心島河岸線改造和美化的自然景觀,形成一組天然與人工景觀相輝映的增江水利景觀帶,建設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的增江畫廊碧道,成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增江碧道(雁塔大橋—初溪攔河壩)共6.5公里,曾榮獲WLA世界景觀建筑獎、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等榮譽。
增江畫廊落成獲批以來,按照景區原規劃綱要,在旅游資源開發、增城全域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提升、水文化教育科普等方面,發揮了龍頭作用,改變了人們對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單一功能的認識,讓群眾充分享受景區建設與和諧發展的成果,充分感受城市面貌的變遷。
在管理增江畫廊過程中,增城區逐漸摸索出良性的管理機制,促進了景區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為全國景區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增江畫廊沿線先后建成了正果湖心島、蓮塘春色、南山古勝、龍舟賽場、鶴之洲濕地公園、荔湖濕地公園等一批景觀節點,使增江成為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運動、科教和文化等旅游項目于一體的景觀帶。
此外,增江畫廊結合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歷史底蘊,大幅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增城區每年都依托增江畫廊進行“中國水日”科普宣傳、景區徒步等活動,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治水對人居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推動形成節水、愛水、護水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