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又是一年春,又見木棉紅。3月9日,廣州日報全國兩會北京演播室來到廣州市政府駐京辦的花城書房內,邀請到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做客,請他暢談對“英雄花開英雄城”這一主題的理解以及創作理念。
許鴻飛(右)暢談他對“英雄花開英雄城”這一主題的理解。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政府駐京辦的花城書房以“英雄花開英雄城”為主題,在北京展示“紅色廣州、活力廣州、幸福廣州”的風采,得到首都各界群眾和來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的關注。
許鴻飛一來到花城書房,就對書房內的精心布置贊嘆不已,他表示自己也曾以木棉花為靈感,創作了《木棉紅了》這一作品。
談及“英雄花開英雄城”這一主題,許鴻飛說,他自己非常關注這一系列活動,其中不少素材激發了其新的創作靈感。“廣州是一座英雄城市,木棉花色澤鮮紅,兩者結合在一起,讓生活在廣州的民眾以及來到廣州的國內外各地游客都印象深刻。”
許鴻飛一直在觀察廣州這座城市,并始終致力于將廣州的煙火氣和城市變化融入作品。“藝術家也是時間記錄者,應該用作品記錄當下。我覺得‘英雄花開英雄城’這個題材很好,未來如果我能將其結合并創作出系列作品,將會是一個具有鮮明廣州特色的、與眾不同的作品,更是用藝術向世界傳播廣州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一種途徑。”
此次全國兩會,許鴻飛帶來了《推動文藝精品“走出去”,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的提案。
許鴻飛認為,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文藝精品“走出去”的最終目的是“留下來”。“‘走出去’是一種態度,‘留下來’才能真正讓作品在當地生根發芽,產生持續的影響力。”他說,優質作品是“留下來”的關鍵,好的作品應該“具有世界共通性和個性表達,能進入當地的主流文化生活,得到當地主流文化的認可。”
同時,他建議制定文藝精品出海支持政策。“我認為,可以出臺鼓勵藝術家對外交流的政策,成立對外文化交流專項基金,對已經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積極貢獻的藝術家給予專項撥款以表彰獎勵,扶持有潛力的藝術家更勇敢、自信地創作文藝精品,更廣泛地走進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