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禮包給力 企業愛拼會贏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猶如春風拂面,中央釋放的積極政策信號讓民營企業家們倍感振奮。這為民營企業吹響了凝心聚力的“沖鋒號”。廣州兩會現場,很多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委員紛紛熱議,也為如何匯“民”智聚“民”力,促發展獻計獻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恰逢其時地給出了“廣州方案”,為廣州民營經濟和企業家們新一年的發展繪就藍圖。相信乘著新時代新征程的春風,廣州民營經濟必將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廣州民營科技園
強信心:發展前景廣闊,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沖開桎梏闖新路。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再次召開高規格座談會,傳遞出一以貫之的明確信號。座談會上,“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的肯定振奮人心。
“這次座談會的召開無疑大大提振并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工商聯主席、金域醫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表示,當前自己所在的金域醫學,乃至整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正處在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推進與生物技術融合,緊抓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同樣備受鼓舞的還有廣州市人大代表、廣東栩圣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欣。作為新一代民營企業家,她表示,未來自己將專心致志投身于事業,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升級、探索新商業模式,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市場競爭中,同時不斷優化企業長期戰略,注重品牌價值,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勇敢搏擊,向著高質量發展轉型涅槃重生,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大變局時代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縮影。
要從長遠推動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座談會也對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們提出了要求——強調企業是經營主體,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鼓勵“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這既是幫助民營企業應對眼前的困難和挑戰,更是為其長期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作為一名企業家,廣州市人大代表、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丘育華表示,希望能通過自身努力“二次創業”“再造一個新品牌”“實現國產化替代”,以此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我們投身制造業,更應該要面向前沿領域及早布局,提前謀劃變革性技術,夯實未來發展的技術基礎,下好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的‘先手棋’,這是不容錯過的窗口期和戰略機遇。”
鼓干勁:厚植家國情懷,弘揚企業家精神
除了帶來發展信心,座談會也對民營企業提出要求——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弘揚企業家精神,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從視源股份的產業鏈升級,到金域醫學的數智化轉型;從華安達實業的二次創業,到繼元文化的跨境創新,廣州企業家群體正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在先進制造、生物醫藥、國際貿易等領域闖關奪隘。這種精神傳承,恰是廣州民營經濟行穩致遠的核心密碼。
面對民營企業面臨的科技創新、國際競爭、品牌力出海等挑戰和問題,市人大代表、鈦動科技創始人兼CEO李述昊告訴記者:“我們堅信,在政策賦能與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民營企業必將以更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作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企業負責人,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總商會副會長、廣東東升控股集團執行總裁王海榕也深感責任重大。據他介紹,未來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將繼續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繼續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以產業振興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為社會貢獻力量。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激勵下,廣州市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佳也更加有了帶領技術產品團隊在科技創新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底氣。“佳都科技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人工智能、垂類大模型等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下決心:“定標準”“明規范”,剛性落實紓困解難
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座談會提到,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
記者注意到,今年國家多部門將出臺多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破除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繼續下大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推動出臺更多普惠性針對性政策舉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要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等支持力度。
這種“組合拳”式政策供給,為企業發展注入確定性預期。
聚焦廣州,為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條例》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其后推出《廣州市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從4個方面提出100條改革任務。廣州還率先出臺《民營企業首次違法合規免責清單》,將合規整改具體要求嵌入違法行為調查全過程,為適用首次違法合規免責“定標準”“明規范”。
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廣州營造出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2024年,廣州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超60萬戶、同比增長11.6%,新登記數量及增速均居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首位。
作為來自廣州的民營企業,廣州視源股份受邀參加了民營經濟座談會。廣州市人大代表、視源股份副總裁鐘志強表示,近年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給廣大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作為來自民營科技企業的人大代表,他期待提升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建議可出臺國產化替代、“國貨國用”相關領域的專項政策,鼓勵產業鏈自主創新與全面發展。
此外,廣州市人大代表、視源股份首席采購官王靖夫也表示,強化創新生態建設,才能進一步激發中小民營企業的市場參與熱情,例如政策進一步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聯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機構攻克共性技術難題,支持中小微企業融入產業鏈生態,聚焦細分領域突破,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格局。
面向未來,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紓困發展?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滿玉從政策供給提出建議——要強化產業政策支持,例如設立紓困專項資金。相關部門通過政策彈性化、服務精細化,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企業輕裝前行,為廣州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