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聚焦2025廣州兩會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兩會關鍵詞 > 灣區共融
廣東萬億元年度重點項目:六成投向基建,三成布局產業
  • 聽全文
  • 2025-01-17 16:29:18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過去一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如何?2025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又將有哪些新趨勢?1月15日,《廣東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下稱“報告”)提交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審查,透露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及新發展趨勢。

  推動出臺新一輪

  南沙總體發展規劃和金融支持政策

  聚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仍是重中之重。報告提出,推動出臺新一輪南沙總體發展規劃,推進行政區、開發區、自貿試驗區“一體化運行”改革,深入實施放寬市場準入、土地管理綜合改革等重大政策試點,推動出臺金融支持南沙的專項政策文件,高標準建設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暨場景創新中心,推動設立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建成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

廣州港南沙集裝箱碼頭。

  在推動廣州老城市煥發新活力方面,報告提出,優化廣州城市發展空間格局,高水平推進中新知識城等建設。支持廣州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鞏固增強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建設城市空中交通試點,高標準推進廣州白云機場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

  推進大灣區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的重點項目是每年的關注焦點。報告專門提到要加快廣清永高鐵、廣珠澳高鐵鶴洲至橫琴段、佛穗莞城際等項目前期研究工作,爭取新開工建設廣州東站改造及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新機場、廣州港南沙港區五期、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并建成廣湛高鐵、廣佛東環城際、廣州增城至佛山高速公路(增城至天河段)、廣州白云機場三期等項目。

  重點項目總投資約9.2萬億元

  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

  一方面促進消費穩增長,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報告提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

  有效投資方面,今年廣東共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0個,總投資約9.2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249個,力爭投產項目291個;新開工項目251個。

  按分類看,廣東省產業工程約占全部項目年度計劃投資的29%,基礎設施工程約占61%,民生保障工程約占10%。報告專門提到了廣州的一批項目,包括新開工廣州新機場,續建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電路模擬特色工藝生產線(三期)、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南沙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蘿峰舊村改造項目等。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明確了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廣州幾個發力方向。新能源汽車方面,圍繞廣湛、廣韶等氫能高速應用場景,加快推進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新型儲能方面,加快推進廣州孚能科技等項目建設。生物制造方面,支持廣州實驗室高水平建設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和國家生物數據中心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節點。

  在著力構建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方面,廣州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報告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促進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廣州南沙科學城等聯動發展,推動實施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等。

  聚焦重點領域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今年是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報告提出,要聚焦民營經濟、全國統一大市場、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落地落實。推進大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提升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能級。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省首批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建設,強化廣州、深圳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

  深入推進“五外聯動”,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擦亮廣交會招牌,創新舉辦高交會,深入實施“粵貿全球”計劃。推進廣州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將出臺粵港澳游艇自由行實施方案

  “百千萬工程”建設方面,重點提升縣域綜合實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區域聯動融合發展、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完善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推進產業共建載體建設。加快環南昆山一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推動重點項目加快落地、重點片區成形成勢。

  海洋強省建設方面,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打造“黃金內灣”;加快建設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以及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加強郵輪母港建設,出臺粵港澳游艇自由行實施方案。

image.png

資料圖:位于越秀公園內的碳中和主題園。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方面,廣東省明確提出加快廣州市、深圳市、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文化方面,建強用好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嶺南書院和鎮街新華“悅讀空間”,擦亮“南國書香節”“四季村晚”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品牌;以辦好全國運動會和殘特奧會為契機加快建設體育強省。

  民生方面,強調抓好產業“新工匠”培育,開展家門口就業服務圈建設行動;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大“好房子”供給;構建老年友好型、生育友好型社會,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平安廣東建設方面,突出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和強化法治廣東平安廣東建設。

  2024年回顧

  2024年,廣東做深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上新臺階,無論是“硬聯通”還是“軟聯通”,都有進一步提升和深化。以南沙為例,《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頒布實施,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實體化運作,南沙港集裝箱吞吐量超2000萬標箱。

  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工業設備更新投資創近十年來最快增速,超1萬家工業企業技改數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鏈式改造”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1/4,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比重超四成,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350萬千瓦、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低空經濟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數據顯示,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7.39萬家,新增60家企業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增量居全國第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