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聚焦廣州“十四五”規劃
相關內容

民生福祉類指標占比近三成

  • 聽全文
  • 2021-05-21 09:52:40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談廣州“十四五”規劃綱要:貫徹中央要求 突出廣州特色 對標世界一流

  5月19日,《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這份全文超10萬字、共17章79節的規劃綱要,如何體現出廣州在全國全省的責任擔當,又展現出怎樣的廣州特色、為廣州擘畫了怎樣的發展藍圖?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海洲接受記者專訪,對規劃綱要進行深入解讀。他表示,規劃綱要貫徹中央要求、突出廣州特色,對標世界一流。“藍圖已經繪就,接下來關鍵就是要抓好落實。我相信,只要全市人民齊心協力、接續奮斗,一張藍圖干到底,必將推動我市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在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勇當排頭兵!”李海洲說。

珠江兩岸美景(資料圖片)

  談編制特色

  展現廣州擔當 凝聚廣泛共識

  規劃綱要的編制過程有何特點?

  李海洲:規劃綱要編制工作自2019年6月啟動,歷時近2年,并于2021年1月31日經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審查通過。此后,我們專門與國家、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作了全面對標對表,并結合市委、市政府最新工作部署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現在10萬字的規劃文本。規劃綱要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突出體現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三個新”的核心要義。同時,編制過程集中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貫徹戰略意圖的過程。服從服務于全國、全省戰略部署,充分體現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擔當作為。二是積極爭取國家、省支持的過程。據統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涉及廣州事項和項目9項;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涉及廣州事項和項目近170項。納入國家、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項目和事項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含金量之高,為近幾個五年規劃之最,充分體現了國家和省對廣州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三是廣泛凝聚共識的過程。例如開展網上公眾咨詢和建言征集活動,近8.5萬人次參與咨詢,共收到問卷5600多份和留言500余條。規劃綱要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吸納,積極回應市民群眾訴求,引領高質量發展方向,成為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

  談廣州定位

  對標國際先進城市 突出廣州特色

  規劃綱要為廣州擘畫了怎樣的發展藍圖?提出了哪些指標?在全球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李海洲:規劃綱要關于廣州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階段性目標的設定,一方面,是貫徹國家、省的重大部署。國家、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均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廣州作為全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的排頭兵,提出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另一方面,是落實國家、省賦予廣州的重大定位,提出到2035年,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醫療中心,朝著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闊步邁進;“十四五”時期,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取得決定性重大成就的總目標,在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城市文明、生態環境、民生福祉、鄉村振興、城市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八個新”的具體目標。

  在指標體系方面,規劃綱要圍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樞紐功能、綠色轉型、民生福祉、安全保障等6個方面設置了24項主要指標,與“十三五”規劃綱要相比,增加了糧食、能源等安全保障類指標,同時按照突出重點、精簡總量的原則,將指標數量從36項壓減到24項。這24項指標既充分對標對表了國家和省的要求、又突出了廣州特色,既考慮到指標的延續性和可比性,也兼顧了時代性和創新性。

  同時,規劃綱要在指標測算上也注重與位于世界一線水平的國際先進城市和發達國家(地區)對標,比如,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十四五”年均增速在6%左右,到2025年達到3.5萬億元,如按現行匯率折算約5070億美元,接近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現有水平;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3.4%,接近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三的瑞典現有水平。

  談亮點

  堅持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為立市之本

  廣州擁有世界知名的空港、海港、鐵路港。面向“十四五”,廣州將如何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促進三港聯動,進一步打造“流量大市”?

  李海洲:面向“十四五”,廣州將堅持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這個立市之本、強市之基,高標準建成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網絡,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

  一是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航空樞紐。

  二是高水平提升國際航運樞紐。

  三是加快建設世界級鐵路樞紐。

  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綱”

  “雙區”建設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廣東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時期廣州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深圳“雙城”聯動,以及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方面有怎樣的安排?

  李海洲:“十四五”時期,廣州將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深入貫徹“雙區”建設戰略部署,強化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服務帶動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支撐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一是舉全市之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二是推進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三是服務“一核一帶一區”建設。

  建設智慧城市 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規劃綱要提出要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十四五”時期對這兩項工作如何考慮?將實現什么目標?

  李海洲:“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圍繞“雙引擎”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設國際一流智慧城市。到2025年,廣州率先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經濟制度體系。二是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提質增效。“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提質增效,實現城市面貌大變化大提升。

  堅守人民情懷 回應群眾呼聲

  規劃綱要是如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發展思想的?

  李海洲:縱觀廣州歷次五年規劃(計劃),“以人民為中心”是一以貫之的立場。在“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守人民情懷,回應群眾呼聲。比如,在確定“十四五”發展目標時,我們提出“民生福祉取得新進步”,加快實現“9個有”,即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住有宜居、出有暢行、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弱有眾扶、急有速應;在24個主要指標中,安排民生福祉類相關指標7個,占比近30%,為歷次五年規劃(計劃)最高;在15項重點任務中,我們首次把教育、醫療、民生保障分別單獨成章,提出要建設現代化教育高地、國際一流健康城市、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