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聚焦廣州“十四五”規劃
相關內容

步行5分鐘 即可見公園

  • 聽全文
  • 2021-06-06 09:06:44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市政協“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關注綠色社區建設

  《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并進行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綠色社區的建設,就是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到2025年,全市60%以上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

  綠色社區在建設過程該解決什么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2021年廣州市政協“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的第二期聚焦“推進綠色生態社區建設”這一議題。

  焦點1:老舊小區如何升級?

  2000年前建成小區2025年底基本完成改造

  近5年來,廣州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打造出永慶坊、舊南??h、泮塘五約、三眼井、廣重社區、德欣小區、蘭蕙園小區等一批網紅打卡點。這為綠色社區的建設奠定了基礎,但廣州要在2025年實現六成以上社區達到綠色社區標準,還需要宏觀體制和微觀機制更好結合。

  市政協常委曹志偉指出,老城區建筑密集,缺乏空地,繼續改造的空間不足。同時廣州城鄉接合部也需要與城市的整體規劃形成統一。

  市政協委員李鶴虹則重點提出“資金”的問題?!熬G色社區的建設太過依賴政府財政投入,政府財政投入不應是唯一資金來源?!彼J為,只靠政府財政無法滿足全市1600個小區的改造和后期維護。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表示,針對新社區的綠色社區建設,廣州市已有一套從土地出讓到項目竣工驗收的系列管控措施,能保證按標準達標。但老舊小區的綠色社區建設則需要系統謀劃。

  黃成軍說,廣州已制定印發了實施方案,全面排查各個2000年前建成的小區,并逐一確定改造方案。“這個過程中會發揮社區規劃師的作用,與社區居民進行會商。我們計劃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這些社區的改造,讓它們達到綠色社區水平。”

  綠地是綠色社區必不可少的因素,也需要從宏觀上總體部署。根據市林業園林局針對全市社區綠地的調研,發現其中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社區綠地供給不足;二是社區綠地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三是缺乏文化特色。

  市林業園林局總工程師粟娟表示,未來廣州將按照每15分鐘社區生活圈至少建設1處1公頃以上社區公園、每5分鐘社區生活圈至少建設1處口袋公園的標準,大力提升社區公園覆蓋能力。廣州也將針對老城區、老街道缺綠,結合城市更新,挖掘利用公共建筑退線空間、濱水空間、街旁空地、高架橋底等空間,建設口袋公園。

新陽東口袋公園

  焦點2:改造完的小區誰來維護?

  委員建議以地下停車場的收益對沖維護成本

  在宏觀體制之外,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微觀機制同樣非常重要。廣州市越秀區洪橋街北部的三眼井社區在2020年完成改造。該社區通過拓寬人行道,將人行道和車行道分區,使得道路更暢通。燃氣管道、雨污管道的改造和舊樓安裝電梯則讓居民生活更安心。

  越秀區洪橋街三眼井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吳立芳表示,三眼井社區此前有八成片區沒有引入物業管理公司。微改造結束后,社區引入了物管公司,來對改造后的成果進行保養和維護。此前該社區的居民已經通過交清潔費的方式將小區衛生環境交給居委會打理,所以有的居民認為社區不需要物管公司的管理維護,也存在不愿意繳納物業管理費的情況。

  市政協常委曹志偉認為,綠色社區設施建成之后,維護費用是一個大問題。他建議,通過規劃總量控制,拆一補一,騰出一些空地去建設社區配套設施綜合體和社區公園?!暗叵驴臻g就可以綜合利用起來建地下停車場,停車場的收益就可對沖地上設施的維護成本?!?/span>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表示,智能化基礎設施的配備也是廣州社區改造努力的方向。廣州在做社區改造方案時,會對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凡是不達標的設施都納入改造范圍。改造的資金來源是多元化的。

  焦點3:綠色生活方式如何營造?

  廣州在社區層面建立“共同締造”溝通平臺

  有委員認為,綠色社區不僅僅包括綠色建筑、地下管網等硬件建設,也包括綠色生活、綠色社區參與制度等軟件建設,兩者缺一不可。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對此表示認同,他建議廣州在綠色社區建設中搭建一個市、區、街道辦、社區居委四級共享的政府數字化服務平臺,及時溝通,快速反饋,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張穎表示,綠色社區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締造。城管部門在推進垃圾分類、建設容貌品質示范社區的過程中,便是通過建立由基層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還有社區的志愿者組成的議事平臺和聯席會議,廣泛征集社區的民意。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成軍表示,他們將著重從四個層面建立溝通平臺。一是市級層面,建立了城市更新領導小組,對重大政策問題、項目計劃進行溝通協調,屬于頂層設計范疇的平臺;二是區級層面,屬于社區改造計劃執行層面的協調平臺;三是街鎮層面的,是項目實施層面上的溝通平臺;四是社區層面的“共同締造”溝通平臺,由政府部門、居委會、居民代表、設計師、物業公司和相關投資方組成的共同協商平臺,力爭做到所要改造的內容是大部分的居民認可的事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