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7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1年總第110場新聞發布會,現場邀請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主要內容及特點。南沙區“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區GDP年均增速10%左右,總量力爭達到3000億元,南沙將打造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節點。“十四五”時期,南沙將聚焦補鏈穩鏈強鏈控鏈,著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展望2035年,南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樞紐功能、綜合競爭力大幅增強,基本實現建設灣區創新燈塔、改革開放標桿、綜合服務樞紐、未來城市典范的發展愿景。
灣區創新燈塔:
完善提升“1+1+3+N”高端創新平臺體系
南沙將堅持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科技創新方面,高水平建設南沙科學城,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前沿領域,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和高層次科研機構,加快構建以南沙科學城為核心的多層次科技創新發展格局;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推進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動態寬域高超聲速風洞等重大科學裝置建設,推動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創建國家實驗室,完善提升“1+1+3+N”高端創新平臺體系。
改革開放標桿:
發揮南沙作為廣深合作“橋頭堡”作用
粵港澳全面合作方面,高水平推進粵港深度合作園建設,強化與港澳聯合科技創新;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打造內地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范基地;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
交通設施方面,打造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規劃及引入6條國鐵、規劃3條城際軌道;規劃形成與廣州中心城區連接的“兩快一慢一預留”大容量軌道通道及區內“環+放射”城市軌道網絡系統;推進高快速路及骨干道路建設,形成“七橫七縱”的高快速路網布局;建設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范區,以深中通道等建設為契機,發揮南沙作為廣深合作“橋頭堡”作用。
綜合服務樞紐:
建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南沙將鞏固提升國際航運、貿易和金融服務等樞紐服務能級,建設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國際航運樞紐方面,建成南沙港四期、南沙港鐵路等,推進國際通用碼頭等建設,將南沙港區建成現代化綜合性國際門戶樞紐港。
新型國際貿易樞紐方面,高水平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塑造綜合保稅區競爭新優勢,強化新型國際貿易樞紐功能。
金融開放創新樞紐方面,大力發展跨境金融、航運金融等特色金融,高起點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動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等重大平臺,高水平推進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等重點平臺項目建設。
未來城市典范:
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
南沙將高標準推進現代化國際濱海新城建設,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
城市規劃建設方面,依托山城田江海的空間形態,塑造各具特色、多點支撐、協同發展的“一城四區”組團式城市格局。
教育方面,促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加快引進建設一批優質教育項目,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高校,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訓體系,打造優質均衡創新國際化教育新格局。
醫療方面,建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省中醫院南沙醫院等高水平醫院,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區域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