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好“City” 以后還要來
9月16日是中秋節前的最后一天,也是“中秋穗月 相約廣東”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的第二天,一大清早,中外嘉賓便元氣滿滿地出發,奔赴廣州塔、海心橋、永慶坊、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地標景點,感受廣州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都市的活力,不少中國家庭和外國友人紛紛表示:“廣州好‘City’,以后還要來!”
執子之手
詮釋和美中秋意蘊
中秋前夕,在廣州塔觀景平臺上,一場甜蜜的宣誓儀式正在進行。九對新人心手相牽,拾級而上走入會場,在海珠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的見證下,他們齊聲宣讀結婚誓詞,交換戒指,從金婚夫婦手中領過證書。這是“中秋穗月 相約廣東”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特色亮點活動之一。
新人們在廣州塔上合影。
王輝榮與陳阜東夫婦今年結婚54年,是一對金婚夫婦。除了婚書,兩位老人手上還捧著一本名為《鄉仔大眼珠》的著作。“這本書是我們一家四口合力寫成的,書中記錄了我們相識相知,經營愛情的故事,希望你們也能長長久久。”兩位老人帶著盈盈笑意和衷心祝福,把書交到新人手上。
兩對全國文明家庭代表也來到了現場,分享了家庭經營心得。“婚姻并非總是轟轟烈烈,更多的是在柴米油鹽、平平淡淡中相濡以沫,互相理解與支持。”全國文明家庭、廣州市道德模范徐瑋杰說。他長期致力于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而妻子始終是他最堅強的后盾。“夫妻之間,三觀一致至關重要。”全國文明家庭代表趙瑩說,“夫妻倆要各自肩負起責任,共同努力,為創造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而奮斗。”
頒證儀式也深深感染了在場的外國家庭,來自巴基斯坦的Sami Hannan和來自俄羅斯的Riabyshkina Elena是一對在廣州生活了八年的夫妻。“我們深切感受到現場新人的甜蜜與幸福,真心為他們高興。”Sami Hannan說。
都市探野
共賞自然和諧之美
鮮紅如火的美洲紅鹮成群飛過高空,潔白如雪的小白鷺成列掠過田野,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內,嘉賓們乘坐觀光小火車,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攝,記錄下和動物擦身而過的新奇體驗。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乘坐小火車時看到了很多非洲草原上的動物,這讓我們想起在家鄉坦桑尼亞看到的景象,我們覺得很親切。”來自坦桑尼亞的Piniel一家在動物園里隨意暢游,邊看邊拍,“長頸鹿、獅子,能看到這么多動物真的太棒了,我此前從未這樣度過中秋節,這趟旅程非常精彩。”
嘉賓與長頸鹿互動。
談及這次旅程,Piniel的妻子則高興地點贊廣州美食和建筑:“我覺得廣式點心特別美味,尤其是蝦餃和糯米雞,很好吃!”
海外僑胞林福坦言,自己很多年前來過一次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這次再來,深感園區規模擴展了不少,可看性更高了。乘坐小火車觀光時,林福的手機一直保持在拍攝狀態:“我要把這些視頻帶給我的小孫子看,讓他了解動物,希望有機會能帶家人再來一趟。我也在努力發揮自己作為僑胞的力量,把中華文化傳播到海外去。”
穿越古今
邂逅粵韻風華之旅
作為地道的廣州人,中國好人、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制藥技術員李桂泉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內頻頻駐足拍照,思緒飄回兒時祠堂大榕樹下,長輩們吟唱粵劇的溫馨場景。從小愛唱粵劇的他,《帝女花》是最拿手的劇目。“粵劇是廣州的瑰寶,愿青年一代能多學習,讓這份文化瑰寶得以傳承,更期待每位游客在游覽中感受粵劇的魅力,一起做粵劇文化的推介人。”
如果說近期廣州熱度最高的博物館是哪個?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一定榜上有名。作為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于一體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巨輪”。
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和永慶坊,精美的灰塑作品隨處可見。不少作品出自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邵成村之手。在現場,他以自己的作品為例,熱心地向嘉賓們介紹嶺南建筑的裝飾工藝。邵成村提到,由于氣候原因,嶺南傳統建筑注重結合建筑自身的特點對屋脊進行塑形裝飾,其中最主要的工藝在于用“三雕”(石雕、木雕、磚雕)、“二塑”(陶塑、灰塑)、嵌瓷等,來營造實用與審美并舉、結構與功能融合的裝飾。
醒獅獻瑞
飲食文化宴饗賓客
鑼鼓聲響起,兩只敏捷威武的醒獅舞動出場,動作神態惟妙惟肖,向在座嘉賓展示著采青儀式。獅頭下是一張張稚嫩的女孩臉龐,在白云區人和鎮南興合興堂醒獅隊的精彩表演后,主題宴會正式開始。
嘉賓們與醒獅合影。
12道特色菜品相繼擺上餐桌,中外嘉賓大快朵頤。好事成雙佳偶成、闔家歡樂笑哈哈、龍鳳呈祥添錦繡……道道菜品名稱也都有著好意趣,是“食在廣州”飲食文化的具體體現。
何嘉華是一名電臺主播,也是一名美食自媒體博主,“探店”各種各樣的粵式美食是他的主要工作。“我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不過今天的菜品和演出,還是讓我眼前一亮。”他說,“活動后,我會結合自己的心得,通過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多推廣廣州的景點和美食。”
曾經榮獲“廣州好人”的外賣騎手彭文輝說:“我在廣州工作了十多年,今天的晚宴讓我直觀感受到廣府文化的魅力。近年來,傳統文化越發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按照往常,每逢重要節日,彭文輝都會奔波在路上,穿梭在大街小巷,將美食配送到市民手上,今天他和妻子度過了甜蜜的二人世界。“以后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孩子來體驗今天的行程。”
夜幕降臨,廣州塔塔身與獵德大橋兩側化身巨幕,受邀嘉賓泛舟夜游、賞月中秋,緩緩穿梭光影交錯的畫卷之中,“一江兩岸”的絕美風光盡收眼底,在悠揚的粵曲聯唱和中秋歌曲中,嘉賓們贊頌詠月詩詞,猜起中秋燈謎,互相分享喜悅。
“這是我經歷過最浪漫,印象最深刻的中秋節。”臺灣同胞陳震麟十分感慨。“廣州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化舞臺,景點背后蘊含的底蘊互相呼應,體驗是沉浸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