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樂聚港澳青年 共創灣區未來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樂聚港澳青年 共創灣區未來 > “五樂”行動
對話何超瓊:香港青年要抓住機遇
  • 聽全文
  • 2022-07-11 10:12:2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畔的西九文化區,一座外觀金色燦然、造型仿似方鼎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矗立在陽光之下——在采訪前一天,何超瓊出席了在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辦的座談會。作為香港未來的城市新地標,香港故宮博物館如同祖國送給香港的一份大禮:珍貴的文物,歷經歲月的洗禮,如今在香港落地生根。

  近日,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了如今何氏家族的“掌舵人”、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談論她對香港未來發展、香港文化以及香港青年的看法。

何超瓊


何超瓊

  談香港和大灣區:

  “香港的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出來”

  從此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通過、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再到今年經由新制度選舉出來的新一屆政府團隊,香港已實現了它自身的重大轉折,正如何超瓊所言,回憶是自身創造的,相信往后香港將會擁有更多、更美好的回憶。

  對于未來香港的發展,何超瓊認為,香港的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出來,未來應該持續發揮其在金融、電子、新能源、新醫藥等領域的優勢,與大灣區共同開發新機會。

  廣州日報:您如何評價香港最近幾年來的發展?

  何超瓊:在過去幾年,不僅香港發生著巨變,整個世界實際上也走入了一個巨大的轉折期,有合作,也有競爭。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但她本身也是國家的一部分,這種關系是不能分割的。其間,香港有一些走得穩的地方,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當然,有一部分香港市民也做過一些不太合理的事情,從而給很多內地同胞以至港人本身留下了一個心理烙印,而這個烙印是需要香港整個社會不斷去修補的。尤其是疫情前幾年,香港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太美麗的回憶,但是幸好隨著香港與大灣區的融合,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逐漸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

  廣州日報:在未來香港的發展中,何氏家族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何超瓊:作為一位愛國者,我愿意、也有必要去做更多實際工作。一方面是繼續支持特區政府,目前在新的班子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來自不同界別和階層,相信會有效推進具前瞻性的政策。

  另一方面,家族企業作為港澳其中一家知名的愛國企業,我們始終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發展。未來我們也將繼續作為一個橋梁作用,發揮香港在經濟、貿易、科創等不同文化板塊上的優勢,廣開大門、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同時為內地更多有志于創業的青年,提供更多的平臺。

  最后是針對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我們也會做好自身定位,堅持發揮聯動作用,利用現有搭建的經營網絡和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其實現在的香港還沒有完全地融入大灣區,香港的優勢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所以香港其實還有很多新機會,如果你關注大灣區就能發現,光是服務大灣區8600多萬的人口,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廣州日報:如何看待香港未來的發展?

  何超瓊:對于香港未來的發展,我還是很看好的。雖然在疫情之下,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發展也遲緩了,但是政府一直很盡力地與市民一同共克時艱,比如出臺相關政策振興中小企業,盡量避免大規模失業和產業鏈中斷,從目前來看,香港本身的GDP仍有所增長,失業率逐步回落,很多產業板塊也開始復蘇。

  除此之外,未來的大灣區也將會為香港提供持續的動力,比如科創方面,數碼、低碳、新能源、新醫藥等都是香港的優勢產業,深圳很多成功企業的創業者實際都是先在香港讀書和創業的。未來,香港有機會和灣區共同開發新機會。

  談個人:

  如今依然抱有“創”的心態

  1995年,何超瓊加入家族企業,成為信德集團董事;1997-1998年,何超瓊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一個項目,并通過與中資企業合作,順利幫助集團旗下的船務業務成功轉型,繼而成立了信德中旅船務。到如今成為何氏家族的“掌舵人”、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感慨,自己之所以可以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無不因為看準了時代的脈絡;而未來,她也將繼續跟隨時代步伐尋找自身定位,為香港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如今的何超瓊,依然抱著“創”的心態,她笑稱“創,這不是口號”。

  廣州日報:回看過往時,您會有哪些感觸?

  何超瓊:1995年,我剛剛加入家族的企業,我第一個負責的項目就是企業旗下往來港澳的快速客船業務,直到現在它依然發展得很好——這說明25年前,我們對于“一國兩制”下香港會融入國家發展的潛力,看準了。

  一直以來,我的目光和信念都沒有改變過。我一直認為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都要跟著國家走,兩者的步伐一定要同步聯結起來。過去20多年,我已經習慣了關注國際國內的政策變動,我也會將自己的個人感悟跟同事們分享。作為一個企業,我想大家不僅是要共同工作,更需要共同分享和學習,保持一致的理念,而我作為舵手,負責做好方向把控,才能讓大家跟隨好我的步伐。作為一個有著60年歷史的企業,我們也同樣在這些機會下不斷尋找發展動力,甚至直到今天,我也依然是抱著一個創業者的心態,這不是口號,是真的。

  談青年:

  “要增強青年的文化認同感”

  香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青年一代。長期以來,何超瓊也一直關注著青年成長,并致力于香港青年與內地青年的溝通,以其所在的集團為例,盡管目前因疫情存在通關的限制,但其所聘用的內地青年人才,也在企業總員工中占比達30%。

  對于未來青年的期待,何超瓊稱:“青年需要有個人的理想,更需要去明白目前的局勢,不要僅僅跟著潮流走,而是要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愛國情懷。”

  廣州日報:香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香港青年。您個人也一直關注著文化傳承。您認為,對于如今的香港青年,如何提高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凝聚力?

  何超瓊:我想提一下最近剛剛開幕的香港故宮博物館。前天我也有幸出席了一個在故宮博物館舉辦的座談會,并請到故宮博物館的王旭東擔任主講。在座談會上,王旭東就有提到,博物館它不僅是一個展示古物為主的平臺,更應該要是一個為年輕人對接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提高青年人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認知的平臺,因此,如何去應用傳統文化的內涵,并由此輻射到自身,去提高自身的文化事業和個人修養,這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我認為香港擁有與生俱來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亞洲文化藝術中心,理應我們要有文化自信。

  前一段時間,我和一個出生于1997年的香港男孩聊天,他出生的那年,正是香港回歸祖國的那年。這位男孩長期在文化專業領域深耕,很有藝術天賦,他告訴我,他希望開拓一個擁有生活模式、藝術品展覽、健身、lifestyle的商業空間,讓我很受鼓舞。我認為,青年需要有個人的理想,更需要去明白目前的局勢,不要僅僅跟著潮流走,而是要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愛國情懷,要學會把各方面的文化糅合。

  廣州日報:在促進香港青年和內地青年之間的溝通方面,您做了哪些實事工作?

  何超瓊:本身我也是北京市政協常委,長期以來,在促進青年交流方面,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建設大量的平臺促進香港青年到內地實習、學習;同時也為內地的年輕學生、學者來到香港澳門創業、就業等,打造相應的組織或空間,我認為這個是最能夠把年輕人拉在一起互相啟發、開拓事業的其中一個方式。

  廣州日報:您作為香港青年的榜樣,對于未來的香港青年,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議?

  何超瓊: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我們應該要對自身國家有信心,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更希望大家以一個融合的心態去看待香港的發展,也希望香港青年未來可以多發揮個人優勢,在國家經濟發展方面出一份力。我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多從健康、正能量的方向出發,不要錯失機遇。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