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正式設立,對廣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都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可以說自帶光環,集結了“四個第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獲批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內地與香港合作大學;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發布實施后,廣州落成的第一個重大項目;
●廣州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港澳地區的第一所合作辦學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區內的第一所高校。
在8月15日舉行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專題發布會上,廣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表示,對標《南沙方案》提出的“打造高等教育開放實驗田、高水平高校集聚地、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新高地”的目標,廣州將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為重要平臺和關鍵抓手,示范推動《南沙方案》相關任務特別是涉教育舉措的落實落地。
推動合作辦學模式不斷創新
一方面,廣州將給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更加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在享受與市屬高校同等待遇的基礎上,將在重點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立項、科研經費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并給予學校在人員聘用、學科設置、教學管理等方面更加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同時,將積極為港科大(廣州)爭取更大更靈活的招生自主權,特別是爭取面向港澳學生的多種類型自主招生政策,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學生在大灣區就學。
另一方面,將堅定支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辦學框架下,與香港科技大學實行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相互支撐、深度互動,凝聚雙方力量,服務兩校師生,實現合作共贏,共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推動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
廣州將全力支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在學科建設上瞄準科技前沿,探索開展交叉學科教育、深入推進學科融合發展;在學術架構上敢于突破傳統,創新采用“樞紐”形式,貫徹學科交叉與融合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人才培養上關注個性化需求,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注重團隊研討,引導自主學習,著眼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培養大灣區建設緊缺急需的高端人才。
推動產教科創融合不斷創新
廣州將更加主動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融合,積極發揮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新高地和橋梁紐帶作用,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廣州強大的產業轉化能力和南沙便利的地理中心條件,轉化為集聚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創新資源的強勁動能,為港澳優質科技成果、特別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術成果在內地轉化應用,提供沃土良機;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產教科研創新動力源,不斷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競爭中的新優勢。
加強面向港澳的優質教育服務供給?
與此同時,廣州將大力推進南沙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整體躍升,支持辦好廣州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及其他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子弟班,加強面向港澳的優質教育服務供給,并支持南沙締結更多的國際姊妹學校和穗港澳姊妹學校(園)。將推動實現教育與創新創業聯動,就學與就業生活互促,努力為港澳青年就學、就業創業提供更好平臺、更多機會,讓他們共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國家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南沙成為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
從“0”到“1”,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教育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接下來,將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設立為契機,不斷探索合作辦學新模式、總結新經驗,繼續引進港澳優質高校、國外知名高校來南沙合作辦學,深化高等教育開放與合作辦學,全力支持落地南沙的高校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廣州將攜手港澳,面向世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力爭早日將南沙打造成“高等教育開放實驗田、高水平高校集聚地,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