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全國青聯澳區委員、澳門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澳門執業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律師程嘉雯走進南沙北達技工學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全校2000余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廣州市南沙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日前印發了“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名單,16名港澳青年入選該名單,程嘉雯就是其中之一。
據悉,程嘉雯不僅是南沙區“八五”普法講師團的成員,還是該校的法治副校長。擔任法治副校長以來,程嘉雯積極履行法治副校長職責,將澳門校園依法治理的經驗融入到該校的法治建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與程嘉雯一樣,其他15名港澳青年也都積極投身普法工作一線,深入機關、單位、農村、社區、學校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活動,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講好法治故事。
據統計,被聘為“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這一個月以來,16名港澳青年通過講普法課、擺法治攤等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0多場次,為港澳、內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00多人。
《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提出,加強對在粵港澳臺企業、居民,以及赴境外的企業、居民進行有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今年初,廣州市南沙區委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在全國率先提出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法治文化交流。
為落實這一任務要求,南沙區在制度方面進行了諸多創新,例如在全國率先允許港澳律師兼任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率先聘任港澳人士擔任“八五”普法講師。
“我既是一名普法講師,也是一名澳門與內地法治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擔了澳門與內地法治文化交流神圣的使命。”程嘉雯說。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提出,要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
“港澳人士深度參與普法工作,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文化交流,為南沙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奠定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圍。”廣州市南沙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