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400名亞洲各國嘉賓及青年代表參會
3月25日,第二屆“亞洲青年領袖論壇”在廣州南沙開幕,近400名亞洲各國嘉賓及青年代表參會,圍繞“增強青年合作、凝聚共同價值、促進亞洲和平與發展”主題,聚焦高質量發展、健康與醫療、金融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等海內外共同關注的話題深入交流。
本屆論壇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亞洲青年領袖聯合會共同主辦,旨在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的青年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心相通,助力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聚合青年力量共謀“亞洲方案”。
中外政要勉勵:
為亞洲團結合作 發出青年之聲
開幕當天,多名中外政要、前政要在現場或通過視頻發表致辭,勉勵亞洲青年團結合作,互相交流凝聚共識,為亞洲團結合作發出青年之聲,為地區合作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亞洲青年領袖論壇在南沙舉行。
“過去幾十年,亞洲人民秉持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共識,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攜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洲奇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高云龍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作為亞洲發展合作的推動者和建設者,幾十年來,亞洲青年交流互鑒、結伴成長,為地區合作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
高云龍表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青年發展,致力于為青年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暢通互學互助渠道,真誠歡迎各國青年來華交流與發展,與中國青年深化溝通、增進了解、收獲友誼,共同為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智慧和力量。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希望。”高云龍認為,亞洲青年領袖論壇是增強青年國際交流、促進青年健康成長、進一步助力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平臺。希望與會的青年領袖通過交流凝聚共識,為亞洲的團結合作發出青年之聲,為亞洲的發展進步助“先鋒之力”。
開幕式上,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感謝中方為各國青年交流搭建平臺,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的與會青年,通過這樣的交流互動,促進互相理解和相互欣賞。安瓦爾表示,在新時代,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更迭在全球范圍內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希望各位青年朋友繼續努力,不斷拓寬視野、增加見識。
老撾國會副主席、和平與團結委員會主席宋瑪·奔舍那也在現場致辭中表示,“我們對中國在推動區域合作發展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表示高度贊賞,老撾青年也會積極開展與亞洲其他各國青年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機制、項目、活動,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亞洲青年領袖論壇為亞洲各國的青年領袖們交流想法和意見提供了一個平臺。”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目前人類社會面臨著新的挑戰與課題,例如貧困、安全、氣候變化,而青年人則肩負著未來發展的重任。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青年的觀點交流和意見溝通則顯得更為重要。“我們不能只追求獨自獲益,而是要建立共同獲益的共贏關系,著眼于共性、培養共性,才能讓不同國家實現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阿聯酋文化與青年部副部長穆巴拉克·納基在會上透露,阿聯酋文化與青年部將在2024年啟動中阿之間青年交流的項目,促進兩國青年的溝通與友誼,并與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促進雙方的交流合作。
柬埔寨青年聯合會主席洪瑪尼總結過往幾十年的發展經驗,表示許多事務有了青年人的積極參與,亞洲各國能夠繼續推進全方位合作,深化彼此友誼、增強互信、團結友愛、守望相助。
青年領袖發聲:
努力推動合作 結出友誼碩果
從“一帶一路”建設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多位中外青年代表講述了在新時代新機遇下,通過經貿合作、民心相通,結出友誼碩果的“亞洲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必然伴隨著與亞洲各國的深度交流和對世界的更大開放。”廣州市政協常委、香港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文表示,作為一名香港青年,他將始終與大家一道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而繼續努力,積極參與南沙的開發和建設。他期待通過發揮南沙自貿區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吸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推動南沙建成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濱海新城區。“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是世界各國青年創新創業,共享發展機遇的優秀平臺。”霍啟文呼吁,世界各國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追夢、圓夢。大灣區青年也應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面向亞洲和世界,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人才、技術集聚粵港澳大灣區。
在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中方青年嘉賓代表致辭。他表示,今天無數的亞洲青年精英相聚在此,恰逢人類已經建立起對新冠疫情的免疫屏障。
張文宏并非初次參加該論壇,但卻是第一次線下參加。他表示,面臨不確定事件的挑戰,只有通過交流與溝通,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構建一個有韌性的全球性社會體系,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奧運冠軍武大靖作為中方青年嘉賓代表,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在短道速滑中成長與奮斗的故事。“競技體育非常辛苦,天賦對于運動員來說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后天努力更加重要。”他坦言,平昌冬奧會摘金的時刻讓他記憶深刻。競技體育雖然非常辛苦,但是體育精神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各國運動員用體育精神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在比賽現場,各國運動員是競爭對手,但在賽場下,大家都是好朋友。
“國外的運動員多次邀請我在訓練之余去他們國家看著他走一走,我也邀請他們來我們中國吃燒烤,多來看看中國各方面的發展。各國運動員用體育精神相互激勵,共同進步。”武大靖說。
在交流活動中,國家一級演員、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主要演員孟慶旸分享了自己對《只此青綠》角色的塑造和理解,以及從業多年對舞蹈如何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
“我是一名舞者,更是一名文化傳播者。”在11年的舞蹈生涯中,孟慶旸演繹了許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希望用舞蹈詮釋中國氣韻。“千里江山,不只‘青綠’,讓我們創作出更多像《只此青綠》這樣的作品,呈現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孟慶旸希望,世界各地的舞者和藝術家都能用各自的形體、屬于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去更多地表現各自國家最優秀的文化瑰寶。
與會嘉賓:
廣州令人印象深刻
亞洲青年領袖論壇開幕當日凌晨,印尼國會對華友好小組主席普特麗乘坐的飛機才落地廣州。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后,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普特麗就將廣州列為給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城市之一。
給普特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現代化的城市,更是兩國間日益密切的交往。普特麗表示,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在過去10年中,中國與印尼在共同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連通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正在建設中的印尼新首都,都有著中國建設者的身影,而印尼也已經成為中國在東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國。經濟互助、民心相通,普特麗相信,未來,兩國友好關系將結出更多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