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湖通 生態美 經濟活
巨大的湖面如鏡子般靜謐,野鴨在湖面上愜意擺尾,魚群在澄瑩的水底嬉戲。然而,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隨處可見的山塘,以及違章搭建和過度投放飼料導致的水污染。這條與過去有著云泥之別的綠美碧帶,是廣州市黃埔區知識城逕下水系連通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一期工程”)所處地段。
據悉,平崗河—逕下水系碧帶示范段全長約25.3公里,輻射面積32.2平方公里。平崗河—逕下水系綠美碧帶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以知識城活力示范碧帶為定位,以知識城創新風貌、產業活力水岸為特色,打造集安瀾健康水帶、綠美景觀林帶、綠色交通帶、文化休閑帶、濱水經濟帶、繽紛生物帶于一體的多功能水陸生態廊道。
逕下水系綠美碧帶建設初見成效。
“河湖通了”:水系連通提升調蓄能力與用水保障
“逕下是廣州市的暴雨中心區之一,近幾年也是極端天氣頻發,旱澇轉換比較迅速,存在比較嚴重的內澇風險隱患。所以我們要開展一期工程的建設,通過提升流域防洪排澇能力,保障逕下片區水安全,減輕下游平崗河的防洪排澇壓力。”黃埔區水務局河湖科、逕下水系碧帶項目負責人廖宏昊介紹說。
“我們工程對于逕下的防洪改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調蓄區的建設,建成了約100萬立方米的調蓄區,通過調蓄區的蓄洪錯峰削峰作用,增強區域的調蓄能力;二是整治了腰坑水庫和水響水庫的排洪渠,提升區域的行洪能力。”廖宏昊表示。
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連通了約120個自然水體,建成了約100萬立方米的調蓄區,上游與腰坑水庫、水響水庫連通,下游與平崗河連通,形成河湖交織、水網縱橫的水系格局,大大提升了區域洪澇的調蓄能力、增強農業灌溉用水保障,構建健康且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環境系統。
以九龍湖、鳳凰湖及平崗河水系為重點,全面推進知識城海綿城市建設,打造多層次雨洪調蓄利用系統,實施河道清疏、河流健康評價及“一河一策”等綜合治理措施,確保河湖生態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守護城市安全。
“生態美了”:生態修復打造水邊綠化帶、繽紛生物帶
廖宏昊說:“過去的逕下水系是由100多個獨立的山塘構成的,主要是附近的村民從事養殖業,存在一些違章搭建以及過度投放飼料導致水污染的情況,經過水體治理,目前這片水域指標已經達到地標二類標準。”
目前一期工程拓展連續水邊綠化帶,完成逕下水系景觀綠化148畝,打造水岸融合的生態美景。據統計,一期工程種植香樟、海南紅豆、無憂樹、鳳凰木、落羽杉、烏桕等32種喬木合計1652棵,簕杜鵑、叢生桂花、山茶花、野牡丹、羅漢竹等29種灌木合計9539株。
通過推進沿河湖水域兩岸城鎮村莊道路綠化美化,綠美鄉村建設總面積達2550畝。打造多彩林示范段,在保護原生植被的基礎上,通過種植鄉土闊葉與彩葉樹種,形成540畝季相分明的森林景觀。同時,加強沿河兩岸社區、村莊、道路的綠化,實施經典線路林相改造120畝,推進區街(鎮)村綠化與口袋公園建設,進一步豐富綠化層次與居民休閑空間。
遵循“食物鏈自然法則”,開展逕下湖生物特色生境營造及鳳凰湖水系生態治理養護,營造小鳥天堂、濕地、山林等生境,打造韌性十足的生態環境棲息地,優化沿岸動物棲息地空間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物種間和諧共生。
“經濟活了”:綠色交通帶、文化休閑帶助力鄉村振興
過去的逕下村是一片無人問津的空心村,環境臟、道路亂、村民收入低,由于缺少產業支撐,村里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導致逕下村的發展每況愈下。
如今逕下村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型建筑工業化農房建設模式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村,逕下納米水鄉AAA級景區有效促進了周邊文旅經濟的蓬勃發展,逕下村集體年收入從2016年的不足2萬元增長到2023年的526萬元。
逕下村村民陳女士說:“我很開心看到環境美了,鄉村旅游也發展得更好了,我們村民可以經營民宿、餐飲或者擺攤來增加收入。集體有收入了,村民的分紅也更多了。”
“也有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見到現在家鄉這么美都回來創業,比如開農莊開超市,而且提供了很多崗位,我現在不用出去打工,回來逕下發展也能賺錢,還可以兼顧家庭。”陳女士表示。
據悉,以碧帶建設為契機貫通綠色交通帶,包括知識城徒步道建設工程(一期),續建知識城徒步道約17公里;龍湖街鄉村振興景觀道路建設工程,建設總長3公里鄉村機耕道,無縫銜接何棠下村現代農業基地、平崗河升級改造景觀提升項目及逕下村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融合鄉村農田風光,深入挖掘沿線自然人文資源,打造鄉村濕地灣、社區生活灣、校園活力灣3大灣區,因地制宜提升多層次的景觀游憩體驗。
接下來,項目將進一步開展生物多樣性通廊保育,構建多樣生境,促進生態旅游和研學觀光;依托碧帶發展水上運動新業態,如槳板、皮劃艇等,打造特色水上游線,并以碧帶建設帶動逕下鄉村文旅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方向繼續探索。
數說一期工程
·完成水系連通,形成了面積為31萬平方米、容積為94萬立方米的調蓄區
·完成岸線加固約6.95千米,建成湖堤、橋梁、水閘
·完成景觀綠化148畝以及環湖路和林蔭路的建設
·累計種植香樟、海南紅豆等32種喬木1652棵,簕杜鵑、叢生桂花等29種灌木9539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