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園融合體系建設有新突破 主要綠化指標持續位于前列
花城煥彩織春錦,珠水流芳入畫屏。廣州正以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為統領,全面實施森林質量優化提升等“八大工程”,賦能從“千年花城”向“世界花城”的躍遷。
截至今年2月,廣州森林面積30.03萬公頃,累計建成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生態公園等各類公園1516個,建成綠道3929公里。同時,廣州市還受邀加入“自然城市計劃”,獲得全球首批“燈塔城市”稱號。
云蘿植物園
城園融合之路走深走實
廣州將植物建園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扎實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城園融合之路不斷走深走實。目前,綠美廣東物種展示園建設基本完工,珍稀植物遷地保護基礎設施項目通過驗收。天河區開展周邊環境品質提升、優化道路交通條件,推進水環境治理。越秀區、番禺區、黃埔區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豐富和公園綠地多樣的特色條件,促進城園融合進學校、進社區。增城區、花都區結合推進“百千萬工程”和鄉村產業振興,發動優秀農業、果樹和花卉生產企業參建專類植物展示園。白云區組織屬地參建單位聯合舉辦系列科普活動,放大植物科普活動效應。全市建成遷地保護示范區5個,專類植物展示園25個,生態科普宣教點120個。
深紫、粉紅、橙黃……開春時節走進馬嶺觀花植物園,如同走進了大自然的調色板。據介紹,園內馬嶺簕杜鵑專類植物展示園計劃引進300株多彩古樹簕杜鵑,將嶺南傳統園林藝術和簕杜鵑展示相結合,打造全球最大的一樹多花古樹簕杜鵑專類園。“我們不僅要引進更多的簕杜鵑,還要把簕杜鵑種到更多的地方去。”馬嶺觀花植物園有關負責人說。
“頭雁效應”帶動巡林工作
近年來,廣州通過壓實責任、創新機制、科技賦能及全民參與等多維度措施,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在抓實抓好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同時,不斷完善林長制工作體制機制。廣州設立市區鎮村四級林長6606名,劃分林業園林網格5997個。市級林長帶頭巡林,帶動各級林長巡林超過30萬次,形成“頭雁效應”。廣州還深化“林長+森林法官、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等協作機制,并且結合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推動從化、增城區建設最美旅游公路。
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從化示范段,南起溫泉鎮,北至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全長24公里,沿途可暢享“山、水、田、灘、館”等壯麗美景,一步一景、一步一特色,山水景觀與人文風韻交相輝映。
城鄉綠美環境品質持續優化
“樹蔥蘢、道千里、惠萬民”,通過全面推進綠美廣州生態建設,花城廣州城鄉綠美環境品質持續優化。
2024年,廣州完成森林提質增綠23.95萬畝,持續推進16個綠美示范點建設,進度已達五年建設總任務的66%,打造了增城區荔韻公園、黃埔區逕下村精品示范點,綠美示范品牌效應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帽峰山晉級國家4A級旅游景區,海珠濕地榮獲“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2024年,全市組織義務植樹9850場、參與人數53.6萬人次,推動全市城鄉植樹62.8萬株,其中各區鎮村種植苗木53.9萬株、完成率達234%。
此外,廣州印發實施自然保護地規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完成水鳥生態廊道棲息地生態修復1906.5畝,大力支持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廣州分中心建設,在番禺區大夫山森林公園成功舉辦“榕屬+”生物多樣性國際大會。
不僅如此,廣州還實時發布花粉指數、賞花活動指南、每月賞花地圖等關鍵生態信息,在全國首次以城市為主體向社會發布《綠美廣州生態空間狀況監測報告》。
廣州不但以良好生態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把貼心服務做到了細處。廣州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官方網站專門設置了“生態廣州數據”浮動窗口,對花粉過敏的市民,可以點開浮動窗口內的“花粉指數”,查看廣州的花粉濃度以及對應等級。據介紹,廣州是全國率先采用自研自動化一體監測識別設備進行花粉監測的城市,并已構建形成了一條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的花粉監測技術路線。接下來廣州還會繼續推進花粉觀測網絡建設,優化花粉指數濃度監測技術規范,在全市公園景區、文旅景點、商圈、交通樞紐等發布相關數據,服務市民游客。
城市公園景區生態活力迸發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時代,公園對于提升城市生活質量、塑造城市形象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巨大作用。廣州創造性拓展公園+文化、+體育、+藝術、+科普、+非遺、+活動等模式,城市公園景區新活力有效迸發。廣州還成功舉辦國際古城墻古城堡聯盟會議,廣州展園“蓮心園”獲頒香港花展“最具特色金獎”“最佳展品大獎”。廣州持續推進公園綠地草坪開放,深化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越秀公園綠化垃圾“不出園”項目入選綠色“一帶一路”創新理念與實踐案例。此外,廣州編制發布首部全國視野下的《兒童友好公園評價標準》,并且大力推動公園景區高質量運營發展,開通首條無人機消費場景航線。
去年9月,廣州市兒童公園順利完成無人機外賣配送航線的試飛,游客在手機上經過一些簡單的程序就能下單成功。只需要2分鐘時間,無人機便可將外賣送到降落點,由工作人員進行分發。“無人機外賣”不僅縮短了外賣配送時間,提升了游客體驗,也成為公園里的網紅打卡點。
橋梁綠化成為重要城市名片
綠化服務保障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廣州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林園部門作為牽頭部門統籌全市園林綠化品質提升工作。簕杜鵑種植專項行動在廣州全面推進。如今,廣州橋梁綠化已成為“花城廣州”的重要城市名片。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建成國內品系最全的簕杜鵑資源圃,保育超400個簕杜鵑品種,擴繁100個新品種1.5萬株,推廣23個新品種上橋種植。通過構建8大技術體系、完善30項專利技術,“一橋一策”精細化管養廣州223座橋梁綠化,該院成功打造“千廊簕杜鵑萬境花滿城”的最美空中花廊。隨著“簕杜鵑專項行動”的實施,簕杜鵑盛開在珠江兩岸河堤沿線、廣州塔、機場高速,保障著廣州城區新舊中軸線等重要地標的綠化景觀效果,全面展現花城魅力。“一座天橋,半城花事。這里裝著廣州的煙火。”“不愧是花城廣州!隨便一座天橋都足夠驚艷!整座天橋被粉白的花朵環繞著,好夢幻,選個晴天來賞花吧!”在網絡平臺上,網友毫不吝惜對夢幻簕杜鵑的夸贊之詞。
位于海珠區赤崗的美麗“花橋”。
打造世界花城廣州這樣做
記者從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了解到,2025年,廣州將以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目標,把廣州建設成為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花城。今年,廣州將加快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推動綠美廣州“八大工程”提質增效,順應廣州自然人文地理地貌,秉承傳統山水城市格局,賡續城市歷史文脈,塑造北部依山、中部沿江、南部濱海的整體城市風貌,提升城市品質和國際競爭力,讓花城廣州更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市民更有獲得感。
廣州將全力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緊緊圍繞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核心任務,對標最高最好最優,錨定種質資源庫、科普實踐地、生態展示園目標任務,深化拓展遷地保護、科研科普等社會服務功能,推動走出園、融入城,進一步推進遷地保護示范區、專類植物展示園、生態科普宣教點建設,深入謀劃建設廣州植物園,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萬物和諧的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
全力推進森林質量優化提升工程。堅持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多樣化,科學推動林分優化、林相改善,開展低質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撫育、大徑級森林培育,加大降香黃檀、交趾黃檀、土沉香、紅錐等珍貴樹種應用。嚴格落實集中連片大斑塊改造要求,分區分類施策,以大斑塊建設為重點逐步恢復地帶性森林群落,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碳匯能力,實現森林資源增量、結構增優、生態增效,優化提升森林質量21萬畝、新增造林綠化2萬畝。堅持“一區一策一特色”,持續推進16個綠美示范點建設。
全力推進城鄉一體綠美家園優化工程。按照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要求,建設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的人居環境,推動全域綠色生態空間健康穩固,綠色游憩網絡貫通共享,生態服務價值融合多元,精細化建設公共空間,提高公共空間覆蓋率,促進綠地布局均衡可達,新增城市綠地5343畝。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和土地出讓新項目建設,實現綠地建設與整體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結合老舊小區微改造,打造更多綠美街巷、綠美小區、綠美社區(綠美家庭、綠美陽臺)、綠美企業、綠美學校等,引領人居環境品質提升;依托農業生態景觀、風水林等,大力推進鄉村綠化,新增鄉村“四旁五邊”綠化6286畝,建成一批森林城鎮和綠美鄉村,繪就嶺南和美鄉村好風景。
全力推進保護地建設提升工程。完善自然保護地空間布局,統籌自然保護地保護與利用,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擴大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扎實開展13個示范保護地、6個郊野(山地)公園建設。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加強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棲息地、紅樹林保護修復。
全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培育工程。堅持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維育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建設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充分發揮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聯席會議作用,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和執法監管,持續抓好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不斷鞏固水鳥生態廊道建設成效。以更大力度支持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進一步研究探索創建國家動物園工作,加快廣州動物園大熊貓館擴建和穿山甲館建設。
全力推進活力精品綠廊提升美化工程。實施白云機場、火車南站、機場高速、春崗立交等“3+3+9”城市重要門戶園林綠化品質提升工程,持續開展“千廊簕杜鵑萬境花滿城”簕杜鵑種植專項行動,新建立體綠化4萬平方米,培育季相明顯、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景觀廊道,助力提升廣州城市風貌。
數說“世界花城”
廣州森林面積30.03萬公頃
建成區綠地率38.79%、綠化覆蓋率43.77%
建成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各類公園1516個
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4%
建成綠道3929公里
(截至今年2月)
2024年,華南國家植物園引種保育活植物達20167個分類群,提前實現2萬個分類群引種目標
增城區永寧龍山古樹群獲評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樹群
推進林長制和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連續2年獲評全省考核“優秀”、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