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龍水庫位于白云區太和鎮,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具生態灌溉功能的中型水庫。
日前,白云區和龍水庫順利通過水利部專家組標準化管理現場評價,成功躋身“國家隊”,成為廣東省第三個通過水利部專家組現場評價的水庫工程。
除了發揮基本的水庫功能,如今的和龍水庫,水清岸綠,生態如畫,還打造了3.7公里的景觀大道和水庫碧道生態慢行系統,山水人文融合,宛如“花園式”水庫。
這應該就是“幸福河湖”該有的樣子吧!
“花園式”水庫
盡享山水人文融合之美
從高空俯瞰和龍水庫,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意盎然的植被之中。
2016年,和龍水庫升級為廣州市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此后,白云區大力開展和龍水庫及周邊整治。隨著各類污染源頭的清理,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目前水庫水質已穩定達到Ⅲ類水質以上,部分達到Ⅱ類水質。
自水利部、省水利廳部署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以來,白云區水務局迅速響應,從工程狀況、安全管理、運行管護、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設等五大類內容著手推進標準化工作。和龍水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白云區對和龍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工程,加強水土保持管理,完善岸坡植被,宜綠化區域綠化率99.9%,水土保持效果明顯,管理范圍內綠樹成蔭,芳草遍地,水生態環境良好。
如今走在和龍水庫,可見沿線種植有鳳凰木、大腹木棉等樹種,野牡丹、毛杜鵑、夾竹桃等灌木點綴其間,多處山坡開展彩化美化墻繪,打造天光云影、水岸探香、林渚龍灣等10個景觀節點,同時升級沿線人行道和自行車道,方便居民出行游玩。
依托和龍水庫打造的3.7公里的白云區太和景觀大道,集慢跑、騎行、觀景休閑于一體的水庫碧道生態慢行系統,更是成為山水人文旅游打卡點,市民休閑鍛煉好去處。
“花園式”水庫,人水和諧共生,又是被綠色治愈的一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