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賽事票價:主打一個親民!
7月2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籌辦情況。記者獲悉,全運會將于11月9日在廣州開幕,11月21日在深圳閉幕。票務銷售將秉承“惠民利民、公益優先”的普惠原則,粵港澳三地將聯手打造“觀賽+旅游”消費新場景。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現場
科技賦能:AR技術+藍牙定位解決“找座難”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表示,第十五屆全運會籌辦工作始終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厲行節約、嚴格預算,不搞重復建設,不新建大型場館,不新建“全運村”,90%以上的競賽場館利用現有場館改造升級,有效降低了辦賽成本。把安全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場館設施、賽事組織、重大活動等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和規范,不斷完善風險防范措施,全面強化賽事安全保障。在賽事展示、大型活動、群眾參與等各環節各方面力求精彩。火炬傳遞精心設計,傳遞路線將貫穿粵港澳三地。開閉幕式把嶺南特色、港澳特色和體育文化有機融合,將呈現中華文化底蘊與灣區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視覺盛宴。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表示,廣東與港澳緊密合作,全力推進十五運籌備工作。8月1日即將迎來開幕式倒計時100天,屆時將舉辦系列主題慶祝活動。
據介紹,場館建設方面,突出綠色、智能、共享3個特點。十五運在全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不新建大型場館,廣東賽區75個比賽場館中超過90%為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實現科技賦能。比如作為開幕式場館和田徑賽場的廣東奧體中心,引入智能導航系統,借助AR技術與藍牙定位解決“找座難”痛點,并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實時獲取賽事信息,感受全新觀賽體驗。組委會還充分考慮全民健身和長期運營需要,賽后各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全民共享。
開閉幕式:國際水準、中國氣派、嶺南風韻、灣區魅力
王曦表示,十五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分別在廣州和深圳舉辦,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由兩個城市分別舉辦同一屆全運會的開、閉幕式。廣州和深圳都具有承辦國際國內大型賽會的豐富經驗,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要求,廣州和深圳將努力為全國人民奉獻一場具有國際水準、中國氣派、嶺南風韻、灣區魅力的精彩體育和藝術盛宴。
據介紹,目前,開、閉幕式創意方案已基本完成。主要有四大特點:
首先是突出“家國情懷”。在開閉幕式中,粵港澳三地將同步升國旗、唱國歌。在儀式環節及文體表演中,將用創新形式和手段生動演繹中華傳統文化,充分體現全國元素,彰顯“一國兩制”實踐成果,熱情謳歌新時代新發展新成就,彰顯中華民族精氣神。
其次是突出“灣區魅力”。在中華文化的厚實基礎上,開閉幕式還將突出粵港澳特色,將傳統非遺與現代藝術、嶺南人文與現代科技、粵港澳大灣區之美與舞臺演藝巧妙融合,精心創作體現大灣區融合發展與多樣性的文體節目,展示獨具魅力的粵語、粵劇、粵歌、粵樂。另外,開閉幕式還將以三地運動員代表團同時入場等形式,突出粵港澳三地聯辦特色。
再次是突出“體育之美”。作為體育盛會的開閉幕式,將強調“體育+藝術”,用藝術化的手段彰顯體育屬性,突出體育本體。比如充分運用中華武術、龍獅表演、太極等傳統體育元素,將中華體育精神頌的朗誦融入開幕式入場儀式中,閉幕式上將會展現群眾拔河比賽等。開閉幕式的每一個板塊、每一個環節,都將著力展現體育的運動之美、速度之美、力量之美,呈現運動員昂揚拼搏的精神風貌。
最后是突出“科技之光”。開閉幕式秉承“科技全運”“綠色低碳”理念,建立先進技術庫,探索多種場景應用,將運用裸眼3D、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技術手段,實現“技術”和“藝術”的融合,為觀眾呈現前所未有的震撼視覺效果。
“觀賽+旅游”: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新品牌
王曦表示,十五運會期間,廣東將統籌全省文旅資源,打造“觀賽+旅游”消費新場景。
據介紹,首先是以親民的票價吸引更多觀眾來粵觀賽。本屆全運會票務銷售秉承“惠民利民、公益優先”普惠原則,官方票務平臺計劃于8月上旬上線,屆時公眾可先完成實名制注冊、查詢賽事日程,提前規劃觀賽行程;8月下旬,將根據競賽組織進展,分階段、分項目釋放門票資源。本屆賽事的門票定價充分考慮了惠民與公益的雙重屬性,熱門賽事票價普遍親民,部分賽事采取預約制,力求讓更多人能夠走進賽場、感受比賽、體驗賽事。后續將專門發布門票定價,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其次是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精品文體交旅新品牌。將組織全省17個辦賽城市推出“一城一主題”的精品文旅線路,精心雕琢文、體、交、旅深度融合的特色產品,選取3—5家旅行社類門票代理機構,推出涵蓋多項賽事門票以及豐富文旅配套服務的組合產品,串聯起賽事場館、城市地標、特色美食和文化體驗點,讓運動員和觀眾在觀賽之余,深度感受嶺南文旅風情。同時,廣東將攜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旅游產品,鼓勵粵港澳旅行社聯合開發“全運主題游”產品,促進賽事經濟與文旅消費雙向賦能。
最后是提升入粵觀賽良好體驗。將充分用好“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及240小時過境免簽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國乃至全世界觀眾入粵觀賽旅游的便利度。在十五運期間,將發動各地市推出優惠“政策包”并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誠邀海內外游客游廣東、看全運、品灣區!
亮點1:兩大項目首度跨境開賽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公路自行車和田徑馬拉松兩個項目首次以跨境形式進行,以展現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十五運會的特色,是本屆全運會的亮點。
據介紹,由珠海承辦的公路自行車路線跨越珠海、香港和澳門三地,首次利用港珠澳大橋作為賽道,是十五運會唯一一項聯結粵港澳三地的標志性賽事。而由深圳承辦的田徑馬拉松將會利用深圳灣大橋跨越深港兩地,是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賽事。
陳國基指出,由于賽事涉及粵港澳三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籌劃和密切配合。在籌辦過程中,粵港澳三地一直保持緊密交流,包括視察跨境路線和統籌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召開工作會議等,期間有不少挑戰,比如封路安排、關口臨時管控、賽事期間閉環管理、沿途車隊護送,以及利用科技協助,確保通關“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確保車隊及運動員不會偏離賽道等,當中的協調工作有很多。
亮點2:群眾賽事與地方節慶“組CP”
佟立新表示,為辦好十五運這場體育盛會,在具體賽事安排上,將采取群眾賽事活動與節慶活動相結合。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基層單位組隊參賽,有效整合資源。例如,茂名定向比賽聯動“520荔枝節”,佛山功夫之城承辦太極拳、舞龍舞獅和龍舟項目,梅州足球之鄉承辦五人制足球賽,促進群眾賽事活動與各地節慶活動緊密結合,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
同時,“三大球”設立了青年組。十五運在足球、籃球、排球項目上增設了青年組,進一步夯實“三大球”青少年人才基礎,廣泛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發展“三大球”運動。
另外,此次還設置了武術項目,傳承中華武術的獨特精神和深厚底蘊,持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
亮點3:在全國首創“云上的全運村”
王曦表示,粵港澳三地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科技研發和轉化能力也很突出,粵港澳大灣區正積極打造全球的科技創新高地。在十五運會中,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將充分展現高科技與體育盛事的深度融合。
王曦表示,在開閉幕式方面,綜合運用各類聲光電及智能控制技術輔助藝術創作,采用虛擬現實、高清視頻等數字技術手段,致力為觀眾獻上一場科技與文化融合的體育盛會,還設置了智慧的無障礙看臺,以電子狗、無人車等方式為殘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在觀賽體驗方面,在全國首創了“云上的全運村”,通過AI技術應用和“賽事自由視角系統”等,讓觀眾實現沉浸式的觀賽和互動,可提供自由角度的看球、跟蹤切換球員、運動分析和流媒體的直播分享,極大豐富觀賽的樂趣,值得大家期待。比如,在廣州體育館、深圳寶安體育館等場館,通過部署AI攝像頭組成了“天眼網絡”,可提前15分鐘預判人流聚集風險并自動制定應急疏導方案;通過引入VR等技術,觀眾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實時獲取賽事日程、服務導覽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