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科技賦能 多元化選曲
開幕式聯排計劃于十月初進行,十五運會文創雪糕即將上市……十五運會將迎來開幕倒計時100天,7月28日,為全面展示廣州賽區籌備工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以下簡稱“廣州賽區執委會”)舉行“走進灣區 走近全運”媒體聯合探訪活動。
聚焦十五運會籌備情況,記者專訪廣州賽區執委會17個部室和開幕式主創團隊、場館保障團隊、交通保障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了解開幕式籌備、場館改造、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情況。
開幕式時長90分鐘 呈現多元化音樂元素
十五運會開幕式將于2025年11月9日在廣州舉行。十五運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孟可透露,開幕式時長預計為90分鐘,屆時粵劇、港樂流行曲、民謠等多元化的音樂元素均會呈現。在粵語歌曲的選擇上,耳熟能詳、能引起觀眾強烈共鳴的歌曲將會被優先考慮。
孟可介紹,籌備工作已進入了由“創”到“制”的決戰階段,“我們組建了一支融合內地、香港、澳門的專家和創意團隊,確保開幕式既有國際視野,又扎根于嶺南文化、體現灣區特色。”
技術創新方面,團隊將運用AI、機器人等前沿科技,同時會優化電視轉播效果,讓觀眾即使不在現場,也能通過屏幕感受震撼的視覺效果。目前,開幕式的舞臺搭建、燈光音響安裝、威亞安裝等核心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舞美結構總體施工進度達50%。孟可告訴記者:“7月起,我們已啟動外場排練,8月將轉入廣東奧體中心和天河體育中心進行現場排練。”
音樂創作方面,特別邀請了著名音樂家舒楠和著名詞曲作家何沐陽分別擔任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的音樂總設計。“這次我們融合了粵劇、港樂流行曲、民謠等多元化的音樂元素,相信會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孟可說。服裝造型方面,目前已完成了多版服裝設計方案,對色彩搭配、材質選擇和紋樣細節進行反復打磨,大部分的服裝都已進入打樣階段。
據了解,儀式和演出的場外排練工作已啟動了將近一個月,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現已組織粵港澳三地四五千名演職人員投入排練,采用“分時段”的科學排練方式。
構建“塔·橋·城”光影體系 打造“萬屏聯播”矩陣
廣州賽區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副部長徐斌介紹了廣州賽區的新聞宣傳工作的亮點和特色。他表示,賽事籌辦以來,廣州賽區新聞宣傳工作落實“炫酷、時尚、科技、年輕、數字”全運的宣傳要求,按照“創意先行,傳播導向”的總體謀劃思路,抓住倒計時300天、200天、100天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宣傳,推動賽會宣傳和城市宣傳融合互促,結合廣州國際體育嘉年華、“十五運·十五城”、城市合伙人等廣州賽區重點活動,聯動中央、省市媒體及自媒體,統籌策劃以“全運年·看廣州”為主線的系列報道。
徐斌表示,辦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是廣州今年的頭等大事,“我們緊扣‘彰顯一座城’目標,通過科技感燈光體系、全域化視覺覆蓋、沉浸式互動體驗,讓市民在通勤、游覽、購物中自然融入‘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魅力新廣州’的濃厚氛圍。”
在點亮地標方面,依托山水城格局構建“塔·橋·城”光影體系,以廣州塔為核心、獵德大橋為紐帶、城市建筑為幕布,打造特色景觀。
在視覺覆蓋方面,通過主干道道旗串聯成網,全市重點點位倒計時牌等景觀裝置,結合地鐵屏、商圈大屏、公交屏組成“萬屏聯播”矩陣,實現氛圍全域滲透。
在全民共創方面,推出12條體旅融合線路、“躍動羊城”文創及“全運七進”活動,持續增強市民互動體驗。
下一步,新聞廣電宣傳部將重點推進:倒計時100天升級燈光秀并新增大型互動裝置;結合火炬傳遞深化商圈文旅場景融合;聯動媒體講述賽事賦能城市故事,讓市民在日常中感受“激情全運 魅力廣州”。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辦賽隊伍
辦好一流的賽會必須要有一流的團隊作為支撐保障。根據籌備總體方案,廣州賽區執委會內設17個部室92個處室,自2023年11月廣州賽區執委會實體化運作以來,秉承“專業、高效、精簡”理念,優先考慮具有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經驗的工作人員,廣聚英才,招賢納士,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辦賽隊伍。
廣州賽區執委會組織人事部副部長江濤介紹了廣州賽區執委會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工作情況。他表示,目前,廣州賽區執委會共抽調工作人員500余名,來源覆蓋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等多個類別,層級覆蓋中央駐穗、省、市、區四級單位。其中,近三分之一抽調人員具有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籌辦經驗,“根據賽事籌辦需要,我們還招聘、返聘了一批具有大賽籌辦經驗的專業人士。”江濤說。
廣州賽區執委會場館建設部常務副部長、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唐儀興介紹,本次場館改造工作中,廣州賽區30個場館全部利用現有老場館改造,采用“微改造”方式,一體推進場館內外品質提升,圍繞30個場館周邊打造17個精致街區,建設精致城區,打造宜居城市,賡續歷史文脈,實現全運紅利全民共享。
當天,廣州賽區執委會志愿者部副部長魏曉麗介紹廣州賽區志愿者工作成效,她表示,自去年12月5日開放報名以來,廣州地區高校學子報名非常踴躍,廣州賽區報名人數達到6.9836萬名。經過嚴格選拔,目前擬錄取的廣州賽區志愿者共有14080名(其中十五運會9050人,殘特奧會5030人)。目前,近1.6萬人次的預錄用賽會志愿者均已完成通用培訓。
廣州賽區執委會數字技術部副部長李剛詳細介紹了廣州賽區如何充分應用新一代數字技術賦能賽事,呈現一場智慧、精彩的全運盛會。他透露,數字技術部將人工智能(AI)與大模型、虛擬現實與元宇宙等新一代的數字技術運用于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中,通過建設“全運廣州”小程序,融合“賽事+城市+創意”,聚焦廣州賽區賽事服務,創新“十五運”城市文旅消費場景,開發多個全運創意活動。
“廣州陽臺”上新啦!
十五運會的腳步日益臨近,廣州賽區執委會全力以赴,通過多點位、多層次宣傳推廣掀起關注十五運會的熱潮。
在位于獵德橋腳的廣州報業文化中心天臺正在組裝巨型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的雕塑造型,將成為新的廣州城市地標和十五運會宣傳的標識。廣州還將通過全市重點點位倒計時牌等景觀裝置,結合地鐵屏、商圈大屏、公交屏組成“萬屏聯播”矩陣,實現氛圍全域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