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千年商都廣州:建設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 引領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 聽全文
  • 2022-07-0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從千年商都到東方之珠、從南海之濱到濠江之畔……粵港澳大灣區2021年創造出12.6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雛形初現。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之一的廣州,正持續釋放“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疊加效應——

  連續兩年,“廣深港”創新集群位居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2位,科技創新引擎,動力更強勁。承擔著打通“大灣區南北大動脈”使命的兩條地鐵線路18號線、22號線,首通段相繼開通,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跑出加速度。

  隨著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邁向了新征程。

  動能澎湃、萬象更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鏗鏘!

  更具世界顯示度的科技創新成果在廣州涌現

  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任務。隨著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掛牌成立,人類細胞譜系、冷泉生態系統兩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國家專項規劃,更具世界顯示度的科技創新成果在廣州涌現。

  向東看,由兩只大輪胎造型建筑組成的航空輪胎動力學大裝置矗立在黃埔區山間蓄勢待發,填補國內空白的5G濾波器項目已于2020年12月試投產;往南走,總投資75億元的廣東芯粵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項目主體工程在今年5月正式封頂,南沙緊抓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先機發力工業中“最硬的骨頭”,助力廣東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南沙大橋跨珠江口獅子洋水域,連接起廣州南沙、番禺和東莞沙田,曾經被伶仃洋隔斷的珠江口兩岸城市群,正被一條條交通大動脈連通。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22號線首通段、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開通運營,廣州地鐵運營總里程達到621公里。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加快推進,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筑面積最大的機場。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開行大灣區首趟中越、中老國際班列,開行廣州至德國中歐班列,打開大灣區連通東盟、歐洲國際鐵路貿易新通道。鐵路網繼續向南延伸,開通半年的南沙港鐵路讓班列能直達南沙港核心港區,真正形成了鐵海無縫銜接,南沙港以149條國際航線為內陸城市無縫連接全球提供了出海通道。

廣州塔和珠江新城

  隨著《南沙方案》印發,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快。在南沙新區,粵港澳全面合作再提速,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創新合作模式的“南沙經驗”也將走向全國;獲批授權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助力廣州開辟經濟發展新藍海。

  要素的順暢流動助力大灣區產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推動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如今,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群、深廣高端醫療器械集群三個集群成為全國重點集群培育對象,廣州期貨交易所注冊落地并揭牌運營,廣藥集團澳門青州工廠實現試生產,英皇娛樂集團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

  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廣州不僅聯手港澳講好“合作故事”,還服務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與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攜手并進,引領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廣州出臺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的行動方案,全力支持兩個合作區建設;強化廣深“雙城聯動”,舉辦首屆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簽署科技創新等7個合作框架協議,出臺推動廣深“雙城聯動、比翼雙飛”實施方案,廣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在兩市互設基地;強化廣佛極點帶動,推動成立廣佛聯合規劃委員會,加快推進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廣州都市圈,縱深推進與東莞、中山、珠海等城市合作。

  案例

  廣州南沙:

  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

  走進蕉門河畔的創享灣,TIMETABLE青創基地里引進的精品咖啡店和公共圖書館,不時有年輕人邊“嘆”咖啡邊交流業務。

南沙區蕉門河中心區

  走進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樓上,港科大、研究院和團隊在實驗室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樓下,創新工場提供辦公室、眾創空間及活動空間等,“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的綜合體模式讓這里對科技初創企業更具吸引力。

  在《南沙方案》中,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是重要目標之一。南沙,也自然成為港澳青年眼中的“機遇之城”。如今,各具特色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在南沙次第開花,已累計簽約入駐港澳青創項目團隊超過300個。為支持港澳青創基地建設,助力基地引進更多的港澳青創項目,廣州突出深度融合,不僅建空間、出政策,還將目光延伸到后續的就業配套服務保障,更有包括事業單位、法定機構、國有企業在內的各種機構引進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人才,新機遇越來越多,逐夢灣區就在當下。

  要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廣州南沙不僅建設了眾多的青創空間,出臺了有效的創新創業政策,更重要的是,在推進機制創新、規則對接、打破邊界壁壘、實現互聯互通等方面綜合發力,實現全面升級。

  今年5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內投資試點正式落地實施,首批審批試點額度近50億元。而在《南沙方案》中,明確要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如支持推進外匯管理改革,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資等政策試點。

  港澳青年為夢想而來,南沙也全力以赴,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如今,港澳居民已實現在南沙區范圍內購買商品房享受與廣州市戶籍居民同等待遇。南沙區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首筑花園共有首批產權人才住房251套,面向重點發展領域緊缺型人才和港澳青年供應。香港青年黃裕媚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黃裕媚入住共有產權房已有一年多。她也向記者描述了她的“新南沙人”日常:從香港來定居的母親在廚房里忙碌著,丈夫在客廳照顧著咿呀學語的小寶寶,生活的和美充盈在她的家里。

  數讀廣州

  28231.97億元

  ·2021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8231.97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4%。

  ·推出營商環境5.0改革,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全部18個指標連續兩年獲評全國標桿。

  ·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增至330家,市場主體數量突破300萬家。

  全球第2

  ·“廣深港”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2位。

  ·根據科技部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廣州創新能力排名第3位。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居全球第14位,居全國第4位。

  4025.7萬人次

  ·2021年,白云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025.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4.5萬噸,分別居全國單體機場第一、第二位。

  ·2021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51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47萬標箱,分別居全球第四、第五位。

  72項

  ·兩批72項與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清單有序落實,認可港澳職業資格(工種)32項。

  ·2家醫院納入“港澳藥械通”試點。

  ·支持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建成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46個,設立首期10億元穗港澳青年創業基金。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