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舉行

  • 2025-08-06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看見一個“更世界”的南沙

  廣州南沙,“灣區之心”,這片803平方公里的熱土,既見證過國家民族的百年滄桑,又親歷著粵港澳大灣區崛起的時代盛景。

  三年前,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要求南沙加快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今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收官之年。8月5日,廣東省新聞辦舉行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聞發布會,南沙“三年”成績單正式出爐——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南沙建成入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啟動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南沙綜保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準入制改革;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全空間無人體系超級場景,開通全國首條L4級無人駕駛公交環線……

  全國第一、全國首個、全球前列,項項成果表明,三年來,南沙的國家戰略優勢正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面對《南沙方案》2035年第二階段目標,“灣區之心”將寫出什么樣的新篇章?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省南沙工委副主任孫志洋在會上表示,廣州舉全市之力推動做強南沙這一重要增長極。“南沙不僅是廣州的南沙,也是大灣區的南沙、中國的南沙,更是面向世界的南沙。”

b01191ebdab80940d491.jpeg

繁忙的南沙汽車口岸

  一方承載使命的熱土

  廣州舉全市之力推動做強南沙這一重要增長極

  會上,孫志洋介紹了三年來廣州推進落實《南沙方案》階段性進展成效情況。

  孫志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南沙發展,對南沙開發開放親切關懷、指路引航、鼎力支持。2014年就把南沙納入了自貿試驗區。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打造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2022年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后,國家各部委細化落實、多方賦能,先后出臺了財稅、海關、市場、金融等領域支持政策。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要建設好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向“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發來賀信。

  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高點站位、高位推動,設立省南沙領導小組、南沙工委、南沙辦,出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和支持南沙發展若干措施,要求推動南沙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濃縮的精華。港澳各界密切關注、大力支持,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粵澳發展促進會積極發揮作用,累計超過3100家港澳企業投資南沙、扎根南沙、共享南沙發展機遇。

  孫志洋表示,廣州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主體責任,把落實《南沙方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戰略機遇、重大發展抓手,堅持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堅持惟新、惟實、惟精,把《南沙方案》梳理細化為12項重大政策、252項重大事項、60項重大項目,舉全市之力推動做強南沙這一重要增長極,促進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個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升至75.9%

  數據最具說服力。三年來,南沙開發開放呈現蓬勃生機,創新動能不斷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升至37.8%和75.9%。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南沙持續加力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這是《南沙方案》五大主要任務之首。

  孫志洋介紹,這三年來,南沙聚力聯合創新——落地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推進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成開學、其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入駐創新項目32個;建強科創平臺——布局冷泉生態系統等一批國之重器,集聚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22家,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8家、企業技術創新中心34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5.48%;做優產業體系——推進國家智能交通先導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應用試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00家、年均增長21.5%;集聚高端人才——加快建設國際化人才特區,引進國際高端人才數量年均增長55%。

  廣東省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祝永輝表示,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正加大資源保障以開創南沙建設新局面:推動將南沙科學城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暨大灣區場景創新中心等平臺載體掛牌運作;推動深中通道萬頃沙支線建成通車,加快推進深江鐵路、南珠中城際萬頃沙至興中段、獅子洋通道等項目建設;三年累計將南沙100個重大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支持南沙32個重大項目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535億元。

  一座宜居宜業的青春活力之城

  建成港澳青創基地15個 累計孵化企業項目2336個

  “年輕的城,服務年輕的人”,正在成為南沙推動城市發展的新流行語。

  有多年輕?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省南沙工委副主任、省南沙辦主任劉煒在會上表示,南沙戶籍人口中18至45歲青年占比超四成,過去一年實有人口新增11萬人,其中青年人才超7萬,青年集聚態勢向好。

  孫志洋介紹,南沙在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臺方面,著力優化青年創業生態,目前建成港澳青創基地15個,累計孵化企業項目2336個,在孵團隊數量年均增長超過40%;推出“港澳青創新10條”政策,獎補金額超過3200萬元。同時,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實施港澳青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青出于南”英才匯聚行動計劃等,推出“港澳新青寓”120多套,為港澳青年筑夢灣區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中,“青出于南”政策措施為免申即享:為來南沙求職的大學生提供最長15晚的免費住宿,對新引進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分別給予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的生活補貼,連續發放30個月。對個人補貼的同時,南沙對招引應屆生的企業和單位也給予每人1000元補貼。

  劉煒表示,今年,南沙“2025尋訪攬才高校行”活動將開展超60場招聘、近2萬個工作崗位虛位以待,力爭3年內引進5萬名大學生到南沙創新創業。

e52bd5f8d74b68ccf313.jpeg

南沙招聘會吸引青年人才來穗

  一個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門戶

  南沙港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廣州港南沙港區去年集裝箱吞吐量達2049萬標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占廣州港全港的77.5%,助力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位居全球第六、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全球第十三。”來自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南沙港區正成為雙循環重要節點。

  作為國內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和擁有170多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的國際集裝箱干線港,南沙港區的發展,是南沙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的縮影。

  孫志洋介紹,當前南沙正立足灣區做強樞紐功能——不只推動南沙港發展,還設立國際海事服務集聚區,年均船舶交易超過200艘、交易額30億元;協同港澳共建交往平臺——高規格建設港澳商協會之家、穗港澳商會協作中心,建成啟用RCEP文商旅創新產業合作園,舉辦大灣區科學論壇、世界媒體峰會等;面向世界織密經貿網絡——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實體化運作、賦能211家企業“揚帆出海”,獲批國家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交易額超過500億美元,去年南沙綜保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全國第一。

  貨物的流通,也帶來人才的流動。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雙德會介紹,南沙持續推進建筑、規劃、法律、稅務等領域港澳專業人才資格認可,目前已辦理港澳專業人才執業備案244名,港澳專業人才獲評內地職稱27名。

  一塊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

  在15個方面開展首創性改革探索

  改革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南沙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的成果成效中,改革也是最鮮明的特色。

  孫志洋介紹,南沙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累計181項創新獲得國家和省的推廣,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準入制改革,市場準入審批時限壓縮93.6%,法治化營商環境評價排名連續兩年居全國自貿試驗區首位。

  雙德會進一步補充,南沙片區作為“橋頭堡”,在制度創新方面成效顯著,成為連接粵港澳、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重要門戶,為國家自貿試驗區戰略貢獻了“廣東經驗”與“南沙力量”。

  他提到兩項改革成果:作為放寬市場準入與監管體制改革的國家試點,南沙被允許在新興產業、對外開放等15個方面開展首創性改革探索;開展商事登記確認制等改革,推動“跨境電商出口退貨一站式監管新模式”,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在土地要素領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王功慧也提到,該廳指導南沙開展“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合并辦理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用地單位在土地交付當天即可提出不動產登記申請,符合條件的在1小時內辦理確權登記并頒發不動產權證書,促進項目早落地、早見效。”

  孫志洋介紹,南沙還在加強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公共服務擴面提質等方面推動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軟聯通”:高水平建設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窗口、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設立廣州市首只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人民幣試點場景超過1.1萬個,引領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推出港澳社保服務“跨境通辦”新模式,港澳參保人數年均增長18%;引入港式“全科門診”“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等特色服務;港澳籍在校生增長近2倍。

  一處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

  三大先行啟動區新增注冊企業數增89%

  目前,《廣州市南沙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已獲批實施;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大先行啟動區去年新增注冊企業數增長89%……一座“精明增長、精致城區、嶺南特色、田園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都市正在顯現,一處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正在立起。

  未來的南沙將是什么模樣?或許可從此刻的南沙去暢想。

  它必然是智慧的——三年來,南沙打造了全國首個城市級全空間無人體系超級場景,建設全國首個“未來電網企業”改革樣板,開通全國首條L4級無人駕駛公交環線、無人駕駛道路里程突破990公里,實現全域5G網絡覆蓋。

  它也必然是綠色的——三年來,南沙建成超級生態堤22公里,完成森林提質增綠1.2萬畝,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產業園區,并建立起大灣區氣候投融資雙中心。

  “南沙不僅是廣州的南沙,也是大灣區的南沙、中國的南沙,更是面向世界的南沙。”孫志洋說,廣州將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三地政府和民眾共同努力下,錨定《南沙方案》確定的2035年發展目標,奮力把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引領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更好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為廣東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更大力量。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