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次人才項目團隊創新創業 最高獎補1億元
高層次人才項目團隊創新創業最高獎補1億元!5月11日,《廣州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集聚人才九條措施》(下稱“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發布,提出“九大行動”,更加強有力地支撐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全力打造灣區人才高地。
人才最高獎1000萬元
“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實施尖端人才領航行動、高端人才倍增行動、青年人才托舉行動、海外人才集聚行動、技能人才鍛造行動、人才貢獻獎勵行動、人才引育伯樂行動、人才多元評價行動,以及人才無憂服務行動。
“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聚焦重點人才群體引進培育。其中,按“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戰略科學家、產業頂尖人才團隊一攬子支持;推動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戰略科學家、產業頂尖人才負責制,賦予其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內部機構設置權。此外,“全職+柔性”不拘一格集聚高層次人才,對全職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對柔性引進人才最高按勞務報酬50%給予支持,對人才項目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支持。同時推動青年人才量質齊升,將學歷人才引進落戶補貼及博士后綜合資助提升;新設青年人才選派研修和青年俊才遴選項目,健全人才成長梯隊。
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人力資源中心執行主任黃麗慧對此感受頗深。她表示,目前研究院已經吸引了140多名人才,正全力重點引進科研人才,“一事一議”的方式將極大增強南沙在國際“搶人大戰”中的實力。“這次提出的人才補貼力度也很大,同時南沙提出的一攬子人才政策,也將會吸引各類人才聚集南沙。”
評選高技能工匠
“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聚焦打造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技能人才隊伍,開展高技能工匠評選,符合條件的可直接評定高層次人才。新設新引進落戶技能人才生活補貼、最高100%比例配套的技能人才參賽獎勵,以及對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扶持等項目。
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局長鄭翔在發布會上介紹說,在“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中提出“實施技能人才鍛造行動”,給予技能人才專項支持,將技師以上高技能人才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人才納入政策支持范圍。新引進落戶的技能人才可最高獲得12萬元生活補貼,每年遴選一定數量的高技能工匠,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符合條件的技能人才、專業人才可評定為南沙區高層次人才并享受相關待遇。
在構建人才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方面,在現行政府評定方式之外,新增三種方式:一是專家舉薦,戰略科學家、產業頂尖人才推薦的團隊核心成員可直接評定高層次人才,經3名以上院士或權威專家推薦的也可直接評定高層次人才;二是自主評審,面向重大平臺每年分配一定數量的高層次人才指標,授權其按條件自主評審;三是定向配額,面向有示范帶動作用的企業,如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新上市企業等,直接給予一定的高層次人才指標。
推介百名博士崗位
發布會還對南沙區各大院所百名博士招聘崗位進行推介,鼓勵各行各業人才來到南沙進行創新創業,共同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記者獲悉,參與招聘的23家企業、單位,共提供了151個崗位,招聘人數超300人,年薪最高達6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參與招聘的企業大部分都是來自高精尖領域和“黑科技”前沿領域的企業、研究院、世界名校等,例如廣州根鏈國際網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在人才選擇上出現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更傾向于招聘碩士、博士、博士后及以上的人才,相關崗位占比57%。招聘崗位覆蓋多行業多領域,例如計算機、電子、機電、自動化、通信、光電、物理、材料、機械、生物、醫藥、化學、海洋科學、空天技術、商務、經管、教育等多個專業領域。
有企業代表表示,“南沙此次發布的‘國際化人才特區九條’,精準地聚焦了重點人才群體和人才發展的關鍵環節,作為在南沙發展的用人單位,更加堅定了在南沙進行發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