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力支撐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廣州市國資系統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日前印發《關于高質量落實推進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實施方案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市國資國企南沙工作方案》),強力支撐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以“開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勢”的精氣神推動主題教育與高質量發展互促并進。
目前19家市屬國企152家子企業在南沙區經營,全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687.9億元、利潤總額372.3億元、在地納稅額303.8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2100.9億元,在地納稅額、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南沙比重可超50%。
明確南沙工作方案“路線圖”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加快推動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支持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是總書記、黨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部署。廣州市國資系統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領會,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正在開展的南沙發展規劃緊密結合起來,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召開《市國資國企南沙工作方案》研討會,深刻領會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立足灣區發展基礎、協同港澳核心要求和面向世界開放導向要求,推動全系統上下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自覺。
4月下旬,市國資委印發《市國資國企南沙工作方案》,明確5項工作要求、14項重點工作、75項具體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階段性目標,對重大任務分解實行臺賬化、清單式管理,為廣州國資國企充分發揮支撐我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核心引擎的示范帶動效應指明前進航向,引導系統內全域參與、全力推進貫徹落實工作。
搶抓重大平臺建設機遇
廣州市國資系統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實干擔當促進發展的目標要求,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主動對接國家重大平臺建設,搶抓南沙政策利好,深挖《市國資國企南沙工作方案》落地的重大機遇。
廣州市國資委推動27家市屬國企和南沙區政府成功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屬國企和南沙區的企業成功簽訂24份具體項目意向合作書;越秀集團聯合香港科技大學打造南沙穗港產學研基地,目前已引進落戶注冊企業9家,在辦企業10家,其中包括廣汽、三七互娛7家上市公司關聯子公司。廣州水投打造智慧水務示范區,為南沙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提供“智慧+節水”技術服務,累計創建166家節水載體,監督3173戶老舊小區供水服務到終端改造項目,開展49個高品質飲用水試點建設。
廣州產投組建規模達2000億元的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創新投資母基金落戶南沙,助力南沙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廣州港集團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行,總投資70億元,新建成2個10萬噸級及2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等,實現全球最大水平布局全自動化碼頭等四個“全球之最”,帶動滾裝和冷鏈物流上下游一批企業落戶南沙;推動廣州工控引導所并購的山河智能、鼎漢技術、金明精機項目相關產業資源落戶,引導山河智能在穗設立華南智能裝備產業園。
深化“兩步走”發展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廣州市國資系統準確把握總書記賦予廣州的使命任務,牢記國有企業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在保障南沙戰略落地落實上挑大梁、擔重任。
接下來,廣州市國資系統將著力推進落實“加大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投資”“引領帶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融入內引外聯開放合作新格局”“搭建資源要素聚集聚合平臺”“聚力建設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五大任務,力爭到2025年,廣州國資國企在南沙完成投資總額超1000億元、工業生產總額超2300億元,港口物流/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2億噸/2200萬標箱;到2035年,廣州國資國企在立足南沙、聯動港澳的區域創新、產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國際合作、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圍繞“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全面布局廣州國資國企南沙發展規劃,做實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總部穗港、穗澳合作項目;支持廣州發展集團開展LNG、煤炭、油品、甲醇等大宗能源商品國際貿易,以及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LNG加注等業務;廣州金控集團攜手南沙發起設立硬科技基金,首期規模5億元,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器械等優質企業落戶南沙,支持南沙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固鏈強鏈”;廣州農商銀行發揮下轄自貿區南沙分行、珠江金融租賃公司2家南沙區域內機構力量,全力服務區域內“專精特新”和制造業企業,目前南沙分行總規模超800億元。人才集團組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產業研究院等項目,探索形成“廣州-大灣區-廣東-全國”的產業圈層布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