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項目大企業搶灘進駐 大平臺大通道鏈接全球 吸引高端資源匯流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明確提出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建設時序,以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個區塊作為先行啟動區,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南沙全域發展,逐步構建“樞紐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南沙方案》發布1年來,廣州舉全市之力推動《南沙方案》落地落細落實。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的三大先行啟動區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大項目大企業搶灘進駐,大平臺、大通道鏈接全球,正吸引高端資源匯流,帶動南沙加快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南沙郵輪母港
企業搶灘:近300億元大項目發力
2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在臨近《南沙方案》發布一周年之際,5月30日,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先行啟動區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活動舉行,項目涵蓋市政基建、產業、水利工程、房建工程等領域,按下了三大先行啟動區快進鍵。
乘著政策的東風,一大批企業早已行動起來,搶灘三大先行啟動區,同時也依托區內大通道、大平臺,攜手港澳、鏈接全球,加快“走出去”步伐。
去年6月18日,慶盛樞紐區塊在《南沙方案》發布后率先啟動“科創樞紐 越見未來”越秀·iPARK穗港產學研基地招商暨產業簽約活動,越秀地產與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港科大高校科研及技術資源的產學研轉化與技術創新。如今一年過去了,政策東風加持,首批18家企業進駐,全球藥企龍沙制藥、港科大創業企業元交互、廣州港海嘉汽車碼頭、廣汽廣好物流、三七互娛子公司等上市公司、龍頭企業關聯公司等主體落戶,涵蓋了汽車產業鏈、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
“越秀·iPARK穗港產學研基地是我們進入產業園賽道的第一個項目,將這第一步棋落在南沙慶盛樞紐,看中的就是大南沙新機遇。作為首個進駐慶盛樞紐先行啟動區的穗港創新產業基地,《南沙方案》的出爐無疑給了基地發展極大的助力,前來布局落戶南沙的企業意愿更強,增量明顯,招商引資更有底氣。”越秀商管總裁朱文環告訴記者。
建設提速:南沙與港澳合作持續走深走實
《南沙方案》發布以來,粵港澳合作成果不斷涌現,南沙與港澳合作持續走深走實,三大先行啟動區建設提速,正為港澳青年在南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一個絕佳的逐夢平臺。
慶盛樞紐區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民心港人子弟學校開學注入新的活力,港科大(廣州)二期工程正在開展可研編制及方案設計推進工作;新鴻基慶盛樞紐站場綜合體項目(一期)順利封頂,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區內首個集商業、交通換乘、交通站場為一體的公共建筑。同時,港式社區的建設規劃作為《南沙方案》落地的重要一步,設置了境外來粵居民辦事中心、粵港澳雙創產業園等多個港澳元素項目。
在《南沙方案》發布一周年之際,廣州首個港人社區也有新動向。記者獲悉,目前港式社區規劃已經通過審批,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越秀地產今年5月斥資22億元摘得港人社區首個產城項目,將在港科大正門對面建設10.3萬㎡+23.5萬㎡的iPARK港式園區+社區,未來打造成大灣區產學研科創平臺、港科大科創成果內地轉化總部基地、粵港澳協同創新樞紐。
南沙灣區塊是南沙與港澳合作初始之地,也是各方面配套比較成熟的宜居宜業城區。目前南沙灣有資訊科技園、南沙客運港、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多個粵港澳合作項目,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成為世界級水上新地標,從南沙客運港坐船1小時可到達香港。
南沙樞紐區塊是將來大灣區快速直聯直通的核心樞紐節點,南沙港鐵路、深茂鐵路、中南虎城際、肇順南城際以及廣州地鐵18號線等多條線路在這里交匯,生物谷、數字谷、健康谷等三谷形成新興產業帶,打造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范區域。南沙樞紐區塊區位條件優越,未來可期。隨著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這里加速流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的美好藍圖值得期待。
未來可期:高水平規劃建設 2035年基本建成
“南沙三大先行啟動區按照《南沙方案》的要求,2025年初見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副局長楊延表示,正高水平規劃建設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大先行啟動區,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建設時序加強規劃建設,加快推進粵港澳全面合作。
南沙產業園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樂春表示,南沙產業園管理局將集中資源全面加快慶盛樞紐、南沙灣、南沙樞紐三個先行啟動區和生物谷、數字谷、健康谷三谷建設,突出“抓大產業、抓大平臺、抓大項目、抓大企業、抓大環境”,緊緊抓住港科大(廣州)、霍英東研究院等高校和院所的科研團隊,疊加越秀·iPARK穗港產學研基地等社會資本要素,推動香港科技園南沙孵化基地、香港科技大學科技園等項目落地,促進從科技研發到高新技術企業創建的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