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廣州市南沙區林長辦在南沙濕地景區舉行“林長+紅樹林長”協作機制啟動儀式,這是廣州市首次設立紅樹林長。南沙全區共聘請9名鎮(街)級副林長和1名區屬國企分管領導擔任紅樹林長,明確責任區域、管護目標和主要職責,實現紅樹林資源網格化管理。
廣州市林長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南沙區林長辦、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南沙區人民檢察院、各鎮(街)等單位代表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為新任紅樹林長頒發了聘書。根據《廣州市南沙區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推行“林長+紅樹林長”工作機制協議》,在林長制實施框架內,建立符合南沙生態建設的“林長+紅樹林長”機制,林業主管部門、各鎮(街)和區屬國企合理設置若干名“紅樹林長”。
南沙濕地,綠意蔥蘢
針對紅樹林沿河岸生長以及在南沙濕地連片分布的特點,開通水上巡林路線,在人工巡護的基礎上,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開展巡查監測,及時發現水漂垃圾、有害生物侵害、違法占用、濫伐、破壞紅樹林等行為,零距離守護紅樹林生態安全。協作機制還明確了聯席會議、日常巡護、全域監管、項目審核、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
同時,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和保險公司合作,為全區198.18公頃紅樹林生長過程提供951萬元綜合風險保障,這是廣州率先推出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
南沙濕地是候鳥的樂園
南沙紅樹林面積達198.18公頃
南沙有著廣州最大面積的紅樹林,面積達198.18公頃,共發現紅樹植物13科15種,占廣東省紅樹植物62.5%。其中,位于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濕地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濱海紅樹林濕地,截至2022年底,累計監測鳥類207種,每年近10萬只候鳥在此棲息越冬,2022年入選廣東省重要濕地名錄。南沙濕地在調節氣候、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發揮著重要生態作用,是新時代南沙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