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南沙意見》),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廣州推進《南沙意見》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州市南沙區有關負責同志也出席了發布會。
孫志洋表示,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對廣州南沙開發建設高度重視、關懷支持、寄予厚望。繼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后,三部委聯合出臺《南沙意見》,再次給予重磅支持政策,為南沙開發開放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帶來新的重大利好,對更好發揮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推動構建以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發展模式,增強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影響力。近年來,廣州著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合。《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產業科技創新優勢,圍繞做好引領性開放文章,強調以標準先行、場景開放、資本推動、產業匯聚、體系升級為原則優化市場環境,支持在實施應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準入標準、加快應用海洋科技創新要素、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環境、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種業行業和藥品藥械市場準入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必將有力推動南沙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更好聚焦發力,進一步優化協同創新環境,大力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原創能力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為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發揮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近年來,廣州攜手港澳,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發揮南沙大灣區、自貿區、經開區、綜保區多重國家政策疊加勢能。《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優勢,圍繞做好首創性改革文章,強調堅持改革創新、先立后破,支持南沙在特色金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其他民生重點領域市場準入、檢驗檢測和認證結果采信、加強和規范全流程監管等方面改革創新,必將有力推動南沙加速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國際經濟合作前沿地,促進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共同建好高水平開放門戶。
三是有利于勃發內生發展動力,提升對灣區乃至全國的引領帶動能力。南沙是廣州未來發展核、活力創新軸的關鍵節點、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既是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也必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灣區之芯”。《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圍繞做好高水平“走出去”文章,強調要打造國際一流的企業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支持以央地統籌推進、省市區聯動、港澳資源協同、市場充分參與的方式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
廣州將胸懷“國之大者”,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立足全局謀一域、抓好一域促全局,與實施《南沙方案》緊密結合、一體推進改革試點,認真落實《南沙意見》要求,把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重大責任扛在肩上,深化與珠海橫琴、深圳前海等重大平臺的協同聯動,打造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面提升南沙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切實把國家戰略勢能扎實轉化為引領高質量發展動能。
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下一步廣州如何加快推動《南沙意見》落地落實?
孫志洋表示,《南沙意見》出臺后,廣州市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專題部署,接下來將重點從四個方面抓落實。
一是建立清單臺賬抓落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和市場監管總局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制訂重點事項清單,逐項明確責任部門、工作措施、完成時限并建立臺賬,既整體謀劃又分步實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對南沙放權賦能力度,建立工作保障、配套法規規章和政策調整機制,在立法、資金、土地、規劃、審批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在實施過程中,協同做好新聞發布、專家解讀、權威訪談等工作,持續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開展宣講,加強對各項措施實施的動態跟蹤分析,廣泛聽取企業群眾意見建議,及時評估改革進展情況,確保順利推進并取得扎實成效。
二是聚焦重點政策抓落實。廣州聚焦《南沙意見》8個方面重點政策,逐項逐條抓好落實:1.打造全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和商業開發總部基地。推進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建設,加快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前期工作,做好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商業體系項目規劃選址及用地用海要素保障,加快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培育相關創新型產業集群,開展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攻關。2.探索推動注冊在南沙自貿片區的企業以保稅物流方式,開展以船供為目的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兌調和業務。發展保稅供油業務,簡化報關流程,鎖定更多進口低硫資源,滿足航行、停靠國內港口的各類運輸船舶低硫燃油需求。3.對在南沙從業、已在港澳參保的港澳居民,免于在南沙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4.設立省級實體化運作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已列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去年10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授牌并實體化試運行。5.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設立境外投資相關政務事項的服務窗口。設立境外投資備案“一口受理”窗口,探索建立發改、商務部門后臺協同機制,優化集成備案環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6.準許相關企業按規定開展限制類細胞移植治療技術臨床應用。結合細胞和基因治療企業需求,明確限制類技術臨床應用范圍,組織制定企業備案及可開展臨床應用的醫療機構標準和監管制度。7.探索放寬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互聯網銷售限制,突破以往只能通過醫療機構或藥店零售企業銷售的流通限制。8.推動在南沙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及郵輪免簽政策。
三是建設重點平臺抓落實。廣州著力打造3個新平臺:1.依托南沙科學城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大灣區)。聚焦深海、無人體系、種業等領域以及未來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設立產業基金,建立市場導向的先進技術應用轉化機制,在商業模式、資金合作等方面形成符合技術攻關特征的新范式。聚焦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設備行業,引入并推動建立相關國際標準認證組織,構建國際領先的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開展檢測認證服務。2.研究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控調度系統。推動搭建全市無人體系管控調度平臺,優先對南沙開放平臺管理權限,開展無人體系管控試點應用。3.建設大灣區無人體系產業孵化基地。著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系統準入標準實施應用,引入無人體系產業龍頭企業落戶,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同時,繼續建好7個已有平臺,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特色種業創新中心、種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種業中外合作創新中心和廣東省電子處方中心。
四是突出特色發展抓落實。與開展同類改革試點的地區相比,南沙具有三個特點:1.突出強調放寬準入與加強監管并重。2.突出推動海洋科技創新、服務貿易、企業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綠色低碳等4個領域改革發展。3.注重與周邊地區錯位發展。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方面,突出面向大灣區,側重支持商業航天、生物醫藥、海洋科學等領域。推進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方面,著重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控調度系統。金融發展方面,突出發展綠色金融,重點推進廣州期貨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等。
孫志洋表示,接下來,廣州將堅持以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為總牽引,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聯動、深度融合,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推進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把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