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IFF2022全球年會開幕

  • 聽全文
  • 2022-12-03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眾多國際大咖出席 釋放世界經濟和金融發展新風向

  12月2日,以“世界大變局:共生與重構”為主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行。眾多國際大咖就全球熱點經濟話題進行觀點碰撞、出謀獻策。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賦予廣州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新定位,并明確指出要推動構建國際交往新平臺,辦好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因此,此次論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了解,IFF從2017年起已連續6年在廣州舉辦全球年會,并將全球年會及相關品牌永久落戶南沙。受訪專家指出,這是廣州金融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的有力注腳,亦彰顯著廣州金融業發展的澎湃活力。廣州也將搶抓《南沙方案》落地實施重大機遇,扎實推動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向全球釋放“灣區引力”,為廣州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新活力。

  專門設置兩場粵港澳大灣區圓桌會議

  本屆年會由廣州市政府同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辦,邀請來自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領導人,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近百位全球財經政要和高盛集團、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匯豐銀行等數十家世界著名企業的領導人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

  各國嘉賓在此次IFF全球年會中探討在世界大變局中,面對疫情、經濟和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全球格局及其變化趨勢,以及國際社會可能采取的對策和戰略調整,剖析全球新形勢下競爭、變革和合作的關系,尋求全球格局共生與重構以及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討論疫情反復、俄烏沖突對全球貿易、投資、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和重構,以及如何在全球化過程中平衡“安全”與“效率”的政策考量;探討在全球氣候治理和“碳中和”政策共識下,如何開展氣候型資產結構調整,如何建立全球氣候投融資激勵約束機制,以及氣候轉型融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

  聚焦新機遇,本屆大會專門設置了兩場粵港澳大灣區圓桌會議,從國際金融樞紐建設和產業升級發展兩個角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在IFF2022全球年會上,國際金融論壇(IFF)會發布《IFF2022年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國際金融論壇(IFF)還將攜手美國高盛集團等發布首份《中美綠色金融工作組白皮書》。

  廣州中心城市金融發展能級不斷提升

  國際金融論壇(IFF)是非營利、非官方的獨立國際組織,2003年10月由中國、美國、歐盟等G20國家、新興經濟體,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領導人共同發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機制和多邊合作機構,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Finance 20)”。

  IFF從2017年起已連續6年在廣州舉辦全球年會,并將全球年會及相關品牌永久落戶南沙。據了解,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明珠灣的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已進入收尾階段,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

  對于IFF選址廣州南沙,廣東社科院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指出,這是廣州金融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的有力注腳,不僅日益成為促進全球經濟與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亦彰顯著廣州金融業發展的澎湃活力。

  “一方面,廣州是中國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而廣州南沙又是‘灣區之心’,其優越的地理空間及其輻射非常適合國際金融論壇在此舉行。另一方面,當前各種創新要素的集聚和疊加,‘跨境理財通’、本外幣一體化賬戶、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試點措施都是全國首創,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高,廣州金融的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正因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紅利而迅猛發展,這也是國際金融論壇選擇廣州的重要因素。”任志宏如是說。

  廣州中心城市金融發展能級正不斷提升。在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廣州位列第25位。

  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加速鍵”

  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舉行的當天,證監會宣布,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開展工業硅期貨及期權交易。廣州期貨交易所注冊落地廣州并揭牌運營,是實現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歷史性突破,如今,作為廣期所首個品種和國內首個新能源金屬品種,工業硅期貨、期權的推出,對于助力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將時間撥回到11月,證監會宣布核準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萬聯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聯資管”)。據了解,萬聯資管是今年第3家獲批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目前唯一注冊地在廣州的資管子公司。

  廣州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按下了“加速鍵”。廣州國際金融城、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南沙國際金融島、民間金融街、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等金融功能區星羅棋布,已成為促進產融對接效率、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抓手。《南沙方案》的落地,為深化與港澳金融合作、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支持金融跨境融合發展謀劃了新藍圖。

  當前,廣州正在高標準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發展完整的期貨產業鏈。同時,推進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加強與港澳溝通對接;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謀劃建設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不斷提升廣州中心城市金融發展能級。

  金融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上,“碳”尋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參會嘉賓熱議的一大重要議題。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以綠色低碳為抓手,加速轉型和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安全、能源、糧食、健康、環境、氣候等多領域協同發展,對于有效應對多重挑戰顯得格外重要。中國不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將繼續堅定采取行動,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表示,可持續發展問題仍然是全球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每個國家、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思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在這方面中國已經做出了表率,中國在全球綠色經濟的份額高達12%,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在幫助投資者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綠色金融領域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綠色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作為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廣州經過五年來的探索創新發展,目前廣州綠色貸款余額、綠色債券發行額、碳市場現貨交易量等多項綠色金融指標均位居全國、全省前列,在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金融產品、綠色債券等領域開創了多個國內“首個”“首單”,為全市和全省經濟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數據彰顯廣州綠色發展的實力。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廣州地區綠色貸款余額7787億元,同比增長48.4%。各類綠色債券累計發行規模1155億元,包括境外綠色美元債券15.4億美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碳配額累計成交量2.12億噸,成交金額54.52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27.6%和23.1%,居全國區域碳市場首位。

  在改革創新方面,除了綠色金融,廣州的數字金融也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2020年廣州獲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城市后,2021年和2022年分別獲批為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和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廣東數字金融創新產業園也正在籌建中。

  截至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已在7類重點民生領域及11類特定領域落地特色應用場景,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大咖觀點

  政策制定者應采取一系列正確的宏觀、金融和結構性政策,以有效地應對如今面臨的宏觀沖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國際合作來應對全球增長遭遇的挫折和氣候挑戰。

  ——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聯合國大會主席理事會主席、韓國前總理韓升洙

  我們必須改革國際金融架構以滿足當今的需要,使之推動減少不平等,并重塑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信任。只要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共克時艱,建設可持續、公正和繁榮的未來。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廣州是共同討論“共生與重構”主題最合適的地方。在貿易和投資的推動下,廣州市乃至大灣區很早就開始與世界共生共存。這一地區與世界的深厚聯系給千百萬人帶去了財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

  各國必須適應并維持世界多極化的穩定,減少各方之間的摩擦。多極化世界的趨勢不可逆轉,也是推動全球經濟回歸正軌的樂觀基礎。

  ——新加坡國務資政尚達曼

  在自然保護的問題上,我看到各方對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的興趣迅速增長,并再次認識到各方共同努力可以改變世界。我樂觀地認為,保護和投資自然將融入未來金融界的主流趨勢,這將是一個重要改變。

  ——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

  現代金融服務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最有力的支撐,也凸顯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我們需要更加主動地參與全球金融競爭和治理格局的重構,以金融推動全球增長綠色轉型,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共生。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

  “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再一次向世界闡明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決心和“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愿望。IFF將立足南沙、協同港澳、面向世界,進一步發揮好國際對話交流平臺的作用。

  ——國際金融論壇(IFF)大會主席周小川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