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暢通“雙循環” 抓住“雙區”建設重大機遇

  • 聽全文
  • 2020-10-12 10:03:23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激活新發展動能

  9月15日下午3:40,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一場秋雨之后,編號CA1316、滿載成品上衣、目的地為法國巴黎的貨運班機準時騰空而起,瞬間消失在天際。

  “今年1~8月,公司業績‘逆風飛揚’,營收高達13.72億元,同比增長近兩倍,其中國際貨運占了一半有多,跨境電商高達四成以上。”承運商廣州高捷航運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永嘉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身為中國內地三大樞紐機場之一和廣東外防境外疫情輸入的主戰場,白云國際機場全力加大復航復產力度,8月份旅客吞吐量實現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每增加10萬噸貨郵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87億元、廣東省GDP值356億元。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自覺強化責任和擔當,咬定“改革開放”不動搖,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千方百計催生經濟新動能,著力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日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向城市更新要發展空間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筑牢防控“大堤”的同時,廣州聚焦“六穩”“六保”,積極發揮一線城市優勢,狠挖城市更新十萬億級的內需空間。

  花果飄香,鳥語蟬鳴,年輕媽媽拉著小朋友,提著蝦籠,踮起腳尖行走在清澈的溪水中……走進廣州最大的城中村——白云區大源村,一片世外桃源的秀麗風光,一幅安居樂業的動人圖景。而就在一年多前,這里環境“臟亂差”、外來人口雜、公共配套少、產業基礎弱、違法建設多,通過緊鑼密鼓的科學規劃、綜合整治、產業更新,變成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全國最大電商村。

  嶺南V谷,前身為廣州鋼鐵企業集團舊廠房,改造后成為以互聯網技術及應用、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導的國際智能科技園,即將引進500家企業,預計產值約200億元、拉動固定投資5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1萬個。

  廣州設計之都,過去是一家村級工業園,園區內大多為汽車維修、低端制衣制鞋等舊廠房,如今蝶變為華南首個“一帶一路”設計服務貿易中心、廣州首個B2B設計服務共享平臺,預計年產值由原來的5000萬元提高至100多億元。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改造272個城中村,盤活存量用地約42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1.5萬個、286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1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盤活存量低效舊廠房,增加經營性用地14平方公里、建筑面積3020萬平方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7億元,為產業轉型升級騰出更多發展空間。

  此外,通過“淘汰關停一批、功能轉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提升村級工業園3平方公里,完成2705個、總面積約132平方公里村級工業園“全量落圖”,帶動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新引入企業634家,新增就業崗位1.2萬個。

  “廣州綠肺”白云山,也在還綠于民、還景于民工程中更加靚麗。每天都來山里散步的蘇阿姨說,“這里的變化真是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聽說光是違建就拆了50多萬平方米。”

  “我們堅持以‘三舊’(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為先導,以‘三園’(村級工業園、專業批發市場、中心城區物流園)轉型為抓手,以‘三亂’(違法建設、黑臭水體、‘散亂污’場所)整治為保障,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產業升級、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城鄉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深度融合,努力探索一條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有效路徑。”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說。

  按下“加速鍵”,駛入“快車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力爭到后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簽約拆遷。這些項目聚焦黃埔港、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三大片區,將推動形成北、中、南三大片區特色鮮明、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創新空間新格局。

  向數字經濟要發展動能

  統一智能數據采集、統一數據共享交換、統一數據綜合治理、統一數據開放門戶、統一數據分析呈現……站在華為軟件開發云廣州創新中心室內大廳深藍色的玻璃幕墻前,白云區區長蘇小澎津津樂道“數字政府”給該區帶來的發展新動能,“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為企業和群眾辦事程序‘作了減法’,更主要的是給經濟發展‘作了加法’,‘倒逼’區內功能定位由城鄉接合部向中心城區加速轉變、產業結構由批發物流向信息技術、軌道交通、生物醫療等加速轉變,以及隨之帶來的人口結構、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等一系列提升。”

  “另一種‘倒逼’也在中小企業中同步開始,”華為廣州負責人徐占良介紹,“比如,歐派家居集團原本想自建機房,后來嘗試上‘華為云’,一起弄了個‘板材切割AI開料算法聯合創新’,結果櫥柜利用率平均提升4.93%、衣柜利用率平均提升1.21%、鋸切時間降低7%-10%、板材成本節省6000萬元/年、切割機設備成本節省5000萬元/年。”

  此前,白云牽手華為,共建“三中心一平臺”(云計算數據中心、云產業運營中心、創新展示中心以及云產業發展平臺),致力打造千億級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今年4月28日,白云與華為再次戰略合作,共建華為研發中心。隨即,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正式落戶白云,吸引著優質的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白云終于捷足先登,“后隊變前隊”,迅速開啟智能制造、云計算及物聯網新時代。

  據統計,今年1-8月,白云區共新增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1660家。因為有了“云”基礎,9月9日,白云區又與北京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在碧波蕩漾的白云湖畔開建“廣東省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主要研制用來對付癌癥的激光質子刀。“此次合作或將催生出另一個千億級的新產業。”白云區委書記趙軍明開心地說。

  放眼云山珠水,數字經濟已昂然走上廣州服務建設新發展格局的前臺。

  在疫情防控中,由鐘南山、徐濤等十多位院士專家領銜攻關,研發出新冠AI輔助診斷系統,將CT閱片時間從15-30分鐘減少至20秒以內,準確率達95%,呼吸健康與生物安全國家實驗室獲批在即;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唯品會、阿里巴巴等總投資超5800億元的項目正加快建設,并獲評全省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入選全省首批人工智能產業園;魚珠片區獲創建“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越秀區利用“花果山小鎮”大作超高清視頻(4K/8K)千億級產業文章,助力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南沙已落戶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運營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服務器;廣州開發區亦與百度Apollo簽署協議,將在自動駕駛、智能車聯、智能交通等領域展開合作。

  “‘數’立信心,‘智’造未來,科技部也已于9月3日復函廣東省政府,支持廣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廣州將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規劃、一流標準、一流質量的數字新區、智慧新區、未來新區。”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堅定說道。

  向融合開放要發展質量

  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標志著廣州在對外開放的大平臺建設上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兩天后,一年一度的“投資盛宴”——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傳來好消息:今年1-7月,全市注冊(落地)項目538個,增長達372%,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8個;協議投資總額3595億元,增長超60%;協議達產年產值7827億元。這是國際資本“用腳投票”的又一次生動演繹。

  9月6日,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成果之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位列前四。其中,“智力資本與創新”,廣州與北京并列第一;“可持續發展”,廣州位居第二。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庫學術委員董小麟認為,廣州位居面向當今世界經濟主要增長地帶的亞太區中心位置,是聯系國內外兩大市場、引領國內外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和先行地,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具有極大的發展和運作空間,廣大企業完全可以憑借廣州這個支點,有效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有力撬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廣州也確實有這個底氣。”廣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海洲表示。近年來,廣州市瞄準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高鐵樞紐等持續發力,預計到2025年基本建成與國際一流灣區和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

  截至今年8月,廣州港集裝箱航線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貨物吞吐量列全球沿海港口第五位。白云國際機場則覆蓋全球234個航點、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核心的“3060”交通圈,即“機場與廣州市中心30分鐘通達,與珠三角主要城市60分鐘通達”,也將很快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廣州空港經濟區正逐步發展成為跨境電商業務全球優選地。“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通過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監管進出口商品198.5億元,占全國21.4%,同比增長7.8%,繼續領跑全國海關。”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朱志剛介紹,“預計到2025年,港內流通跨境電商商品貨值超過3000億元,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向外開放對標高手,對內融合亦大顯身手。廣州正加強與海南自貿港對接合作,積極出臺與海南可對接合作、可借鑒復制的政策。與深圳先行示范區第一批4大類27項重點合作項目順利推進,與清遠、肇慶、韶關、東莞、中山等兄弟城市簽署新一輪合作協議,攜手做大“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9月16日,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機制啟動大會在廣州舉行,廣州和佛山兩市今后將協同開展先進裝備制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互補招商,同時將合力建設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共同打造包括廣州南站-佛山三龍-廣州荔灣海龍片區在內的1個先導區,以及荔灣-南海、南沙-順德、白云-南海、花都-三水試驗區4個片區,逐步實現廣佛全域同城化。

  廣州還不斷加強與福州、南昌、南寧、長沙等城市合作,做強泛珠三角“朋友圈”。

  老城新顏,廣州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走在前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