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牽頭 七市聚力
26日下午,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七市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為盡快形成根據功能定位分類推進城際鐵路建設的新體制,廣東省政府作出廣州、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分別由廣州、深圳牽頭負責推進的重大決策。新年伊始,七市市長齊聚廣州,共同研究城際鐵路建設。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包括15項,其中13個項目由廣州市牽頭推動,總投資達3783億元。2021年將力爭開工廣州東站改造、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三個樞紐項目。
目標 與佛山、東莞等相鄰城市中心區半小時直達
廣州都市圈謀劃城際鐵路項目,將實現怎樣的目標?
一是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進一步暢通廣州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著力實現廣州城區中心與珠江口東西岸城市1小時內“門到門”快速直達,與佛山、東莞等相鄰城市中心區半小時直達,南沙與深圳、中山、珠海半小時快速直達,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
二是進一步完善珠三角城際鐵路網。新建廣佛環城際佛山西至廣州北段將與在建的廣佛東環、廣佛南環接軌,建成后廣佛環線將閉環成網運營,發揮最大運營效益。新建廣清城際廣州站至廣州北站段,將實現清遠直達廣州中心城區,極大縮短了廣清時空距離。
三是有效提升廣州鐵路樞紐能級。推動廣州東站改造、廣州站等主要客站的升級改造,實施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提高重要客站間區間通行能力,實現武廣高鐵、廣深港高鐵、廣湛高鐵、廣汕高鐵等引入中心城區,有效提升廣州鐵路樞紐能級。
模式
各市共擔出資責任 和可持續經營責任
為貫徹省的工作部署,廣州市本著“友好協商、互利互贏”的精神,以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為使命,以七市智慧、七市擔當,齊心聚力、同向發力,特別是在線網局部優化、站城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工作上,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一是以屬地負責的大原則,各市共同扛起出資責任。廣州牽頭的新模式下,省里不再出資,各沿線市需要把各自區段內的出資責任和可持續經營責任扛起來,后續可通過申請專項債、PPP、土地作價出資、探索與央企股權合作等多種模式,解決項目建設資本金問題,并重點提升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效益。
二是組建聯合工作組,搭建共識性制度框架。構建市政府、職能部門、企業三級責任制聯合工作組,明確議事規則、協調機制,分級分類協調解決重大事項。會上大家形成共識,由廣州總牽頭,各市輪流承辦協調會,在共識性制度框架指導下,打破地域限制,合力推進工作。
三是注重站城一體化發展,以軌道交通帶動片區產業發展。推進軌道交通場站同步規劃、同步選址、同步設計和一體化建設,建立“鐵路項目+土地開發”的綜合回報模式。將樞紐站打造成產業集聚區,圍繞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在七市布局,共謀發展,以人口的導入、商業的培育為導向,提升土地使用價值,實現軌道交通帶動片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注重城際地鐵互聯互通,提出局部線網優化。為實現大灣區城際與珠三角城際的互聯互通,以人民群眾便捷化換乘為目標,經深入研究,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西端與廣佛肇城際增加佛山西支線,南端與廣佛江珠增加聯絡線、東端與深莞增城際增加聯絡線,促進城際鐵路早日成網運營。
五是注重城際公交化運營,提升城際運營效益。以“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理念,推進廣州地鐵集團承接城際運營工作,推動城際鐵路由“先買票、再候車、按點發車”的傳統模式,向“掃二維碼、刷羊城通、刷臉等多種方式便捷進站,隨到隨走”的方式轉變。
未來
新增時速160公里以上市域快線網絡
此外,記者從廣州地鐵了解到,今年地鐵集團的重點工作就是構建大灣區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機制,強化與兄弟城市對接聯系,促進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岸唐趦却鬄硡^將呈現圍繞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兩極發展的態勢?!睆V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說,將推動灣區軌道交通由“重要節點間商旅出行功能”向“區域通勤功能”快速升級轉變。二者的重要區別是,后者為日常高頻率出行,便捷度要求與地鐵看齊,前者則不然。廣州提出都市圈軌道規劃,將構建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的1小時軌道經濟和生活通勤圈,搭建與深圳都市圈的快速通勤軌道交通。
具體舉措,一是新增時速160公里以上的快線網絡,今年計劃開通首通段的18、22號線、已進入大灣區城際建設規劃的28號線都屬于該等級快線,將成為大灣區的跨市線路。另一方面,廣州地鐵開始運營城際軌道,廣清、廣州東環城際已經在去年開通,接下來還將接管廣佛南環、佛莞城際線路運營,而廣佛環線西環已經直接交給廣州地鐵牽頭建設。
“未來將出現‘城際向下,地鐵向上’和‘相鄰城市互聯’的新發展趨勢。”上述負責人說。珠三角城際的設計時速多為200公里或以上,設站少班次疏,不太適應日常通勤需要,而常規80公里時速的地鐵又難以滿足跨市出行的需求。時速160公里、具有城際屬性的高速地鐵,將打破城際和地鐵之間的界線。
同時,由廣州地鐵參與城際軌道的建設運營,將令城際軌道與地鐵銜接更順暢,運營模式更接近高頻出行的地鐵。以廣州地鐵運營的廣清城際為例,線路在花都站接駁廣州地鐵9號線,從通車首日起就實現了安檢互認,城際旅客下車后不必二次安檢就能直接入地鐵。而且,兩條城際的乘車體驗就像搭地鐵:羊城通直接過閘,隨到隨上,沒有鐵路開車前5分鐘停止入閘的限制,最快15分鐘一班。
記者了解到,廣州都市圈的高速地鐵與城際鐵路互聯互通的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已經開始進行地質勘探的地鐵18號線北延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將建聯絡線在花都站接通廣清城際,彼此間未來可以過軌直通運營,城際鐵路與高速地鐵實現在硬件層面互聯互通,乘客連下車換乘也可省去。
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
除廣清城際清遠至省職教城段、廣清城際廣州至廣州北段2個項目由省繼續負責外,其余13個項目將交由廣州市牽頭推動相關前期研究、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13個項目總里程636公里,總投資3783億元。
5個樞紐
工程項目
廣州東站改造
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
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
廣州火車站改造
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等
以上項目新建里程
51公里及相關站場工程,
總投資398億元。
10個城際鐵路項目
廣佛環城際佛山西至廣州北段
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即18號線北延段
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即22號線北延段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即18號線南延段
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即28號線
中南虎城際
廣佛江珠城際
肇順南城際
廣清城際清遠至省職教城段
廣清城際廣州至廣州北段等
這10個項目,建設里程656公里,總投資3585億元。
2021年力爭開工/投產項目
廣佛環城際佛山西至廣州北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力爭開工;
南沙港鐵路、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廣汕鐵路長崗聯絡線3個鐵路工程項目力爭投產;
廣州東站改造、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三個樞紐項目力爭開工。